民進黨兩張面孔 縣長“登陸”引風波

時間:2010-04-29 09:09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連日來,民進黨反ECFA、反陸生來臺弄到大打出手,就是在這樣的氣氛中,民進黨籍雲林縣長蘇治芬4月27日卻在上海被臺灣媒體撞見。消息傳回島內,引起輿論熱議。

  到大陸找出路

  28日,民進黨發言人林右昌解釋,蘇治芬事前已向黨中央報備。由於雲林縣2013年將舉辦農業博覽會,因此希望借此行,向上海取經。民進黨中央還在當天的記者會上表示,“舉凡兩岸正常交流交往,民進黨不會反對。”

  27日,蘇治芬也透過媒體説明瞭大陸之行的主要目的。她説,到大陸是要推展臺灣農業,到上海、山東、蘇州、昆山、杭州等地取經學習,回頭省思臺灣農業定位,幫農民找出路。到山東參觀世界蔬菜博覽會,順便行銷2013年雲林主辦的農業博覽會。

  蘇治芬説,對她而言,大陸有值得學習的地方,這次在大陸考察了農業生産及通路,返臺後將立即著手推動將南臺灣優質農産加工品如蘿蔔幹、榨菜、豆腐乳等銷售到大陸。很多旅居大陸的臺商都反映,非常懷念家鄉味,大陸民眾也很喜歡,若能成功行銷,對臺灣農村會有很大幫助。

  對此,民進黨“立委”黃偉哲表示,蘇治芬已經不是第一次去大陸,沒什麼值得質疑的。綠委簡肇棟也説,蘇治芬身為縣市首長,當然有必要行銷縣市的産業,去大陸推廣農産品,沒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

  民進黨兩張面孔

  兩岸日益密切的交流是兩岸民眾的期盼和趨勢,蘇治芬“登陸”值得肯定,之所以在島內引發議論,原因在於民進黨在同一個時間裏兩種完全不同的做法和表現。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27日接受訪問時還説,只要2012年民進黨重新執政,就會發動廢止ECFA的公投。另一方面,民進黨執政縣的官員卻奔赴大陸,理由是“幫助民眾找出路”。

  這就有些費解了。有島內媒體發表評論指出,民進黨有兩張臉孔,説著反對ECFA,又要擺出臺灣的出路在大陸的道理。一方面説,大陸很可怕,不可以支援與大陸交流的兩岸政策,一方面又到大陸去爭取市場與協助。“一反一正,到底民進黨自己相信的是什麼?”

  國民黨籍“立委”邱毅指出,蘇治芬講出的才是民進黨和蔡英文的真心話。蔡英文以她的專業、國際觀,難道不知道要開放陸生入臺、不知道要ECFA嗎?所以她在兩個小時多的辯論裏,沒有提到任何ECFA要公投的話,她其實根本不反對ECFA,她只是被民進黨教義派綁架。

  “鎖島”心態作祟

  民進黨兩種不同表現的背後,反映出的還有民進黨一貫的“鎖島”心態。

  有島內媒體發表社論指出,過去民進黨執政的8年期間,對兩岸關係採取“政治對抗、經貿隔離”的做法,不但造成臺灣內部分裂,兩岸關係因此而陷於僵局,也大大限制兩岸經貿的良性互動。島內民眾應該看得很清楚了,讓大陸成為臺灣的商機而不是危機,這才是臺灣未來應該走的道路。可是民進黨一貫“鎖島”的心態卻讓民進黨與民意背道而馳。

  臺灣“蘇東啟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蘇治灝(蘇治芬哥哥)也投書媒體表示,民進黨要反思。兩岸政策的優劣將深刻影響臺灣發展,民進黨沒理由繼續自我封閉。世界在變、大陸也在變,民進黨的“兩岸政策”不能卡在“一念之間”。希望民進黨別用意識形態拖累臺灣。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