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馬淑靜:簽訂ECFA將成為多數人的心願

2010-03-23 15:12:00
來源:
字號

  馬淑靜今日在華夏經緯網刊文表示,兩岸經濟合作協議第二次正式協商將在臺北舉行,馬英九盼望在6月順利簽署ECFA,溫家寶總理也曾表示希望借由ECFA,促進兩岸互利雙贏,兩岸高層對於簽定ECFA已經達成共識。遠見民調顯示,46.2%民眾支援簽定ECFA,35.9%表示不支援,17.9%未明確表態。
  
  如果遠見的民調確切反映了臺灣民眾現階段的想法,ECFA的推動還有待努力。支援ECFA的比例雖然比反對者多出十個百分點以上,但是並未過半數。臺灣還有36%的人民不贊成和對岸簽署經濟合作協議,接近18%的人不表明態度,可能他們對這項協議有疑慮、或不甚明瞭。藍綠立場的壁壘分明,也在這個民調中表現出來,46%與36%的比例和臺灣藍綠政治板塊的分佈很接近。
  
  遠見民調中心做了交叉分析,泛藍政治立場民眾有78.1%表示支援簽定ECFA,泛綠政治立場民眾則有73.7%不支援,中立的民眾支援簽署ECFA的有33.0%、不支援的有36.3%。顯示民眾對於是否應與大陸簽定ECFA的看法分歧,同時也是臺灣民眾政治立場的鮮明投射。執政當局爭取所謂的中間選民,顯然是力有未逮,須在短期內做更大的努力。36.3%不支援簽ECFA,比支援者多了三個百分點,還有30%的中間選民沒有表態。想改變深藍和深綠都不容易,努力的空間就在中間選民。
  
  馬淑靜指出,臺灣一般自認為政治立場中立的選民,多數是教育水準較高的專業族群,收入也偏高,相對的比較理性。照理説他們對臺灣的經濟狀況及發展方向十分關切、也有一定的了解,與綠色狂熱基本教義派份子不一樣。從任何角度來衡量,兩岸的ECFA勢在必行,對日後的臺灣經濟,利益也遠遠大於可能帶來的損失。中間選民到現在對它還是大有顧慮,猶豫不決,問題出在哪?
  
  遠見民調顯示,51.1%民眾認為對臺灣整體利益有好處,就應該和大陸簽定經濟協議,26.3%認為只要對臺灣部分産業有負面影響就不應和大陸簽定,另有22.6%未明確表態。
  
  交叉分析發現,持泛綠政治立場、或小學以下教育程度的民眾,認為對臺灣部分産業有負面影響就不應該和大陸簽定的比率居多,其餘絕大多數民眾則明顯認同,若對臺灣整體利益有好處,當局就應該和大陸簽定經濟協議。
  
  數字説話了,受訪民眾中,教育程度比較低的,傾向反對ECFA。絕大多數民眾,認為只要ECFA對臺灣整體經濟利益加分,就贊成簽署協議。臺灣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很多年了,境內大學生的比例不低,臺灣民眾有一定的教育水準,問題在於他們還沒有被説服,簽訂兩岸ECFA後,臺灣的整體經濟利益肯定會提升。
  
  “經濟部長”施顏祥前往“立法院”進行兩岸經濟協議(ECFA)報告,又被阻攔。民進黨質疑資料不齊全。黨團幹事長李俊毅要求:“要讓人民了解,簽署的過程要公開、透明,並説明衝擊影響以及因應之道,不能一意孤行!相關事項並沒有説清楚。”
  
  馬淑靜最後表示,民進黨阻撓ECFA當然是別有用心,他們所提的理由很冠冕堂皇,也有人同意。馬團隊欠民眾許多説明,擺事實講道理,簽訂ECFA將成為多數人的心願。(馬淑靜 曾任臺灣美商美林證券公司總裁)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高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