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陳星:國民黨改革難題在於改變選舉文化

2009-10-27 13:47:00
來源:
字號

  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臺灣政治研究所副所長陳星在華廣網刊文表示,10月17日,馬英九接任國民黨主席。關於馬英九齣任黨主席的評論,島內媒體和政治人物解讀不一,但是可以確定的是,國民黨的改革與改造在馬英九的全力推動下會加速向前推進。事實也確實如此。

  

  全文摘錄如下:

  

  馬上任後,迅速展現嚴肅黨風的姿態,針對中常委選風敗壞的情況,國民黨考紀會迅速出手,已經當選的中常委楊吉雄與江達隆遭到處理,喪失中常委資格,這是國民黨史上第一回對黨職選舉祭出黨紀。此事件的後續效應快速擴散,引發中常委請辭風潮。國民黨“立委”邱毅首先主動表達請辭中常委。截至目前,30位選任新科中常委已全部請辭。國民黨26日晚間召開臨時中常會,決定11月14日舉行第十八屆第一任中常委全額補選。

  馬英九上任伊始,就展現出繼續推展國民黨改造與改革的決心,要將清廉的訴求作為黨的基本理念,整合進黨的基本運作規則,使國民黨徹底擺脫“黑金政治”的陰影。這種基本設計對國民黨的長遠發展來看顯然是一個非走不可的道路,也是基本的發展趨勢。馬英九對國民黨改造的根本在於對其政治文化的改造。當然,主要的困難也在於此,經過長期積澱而形成的政治文化改造決非一時可竟之功,馬英九對國民黨政治文化的改造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

  在對政治文化的改造中,選舉文化的改革是核心問題。因為在臺灣社會目前的政治生態下,選舉是整個政治制度運作的核心制度設計。無論是對於政黨還是政治人物,在選舉中爭取勝利均是維持發展的前提。按照臺灣政治人物的説法,如果連“執政權”都保不住,其他均無從談起。而國民黨一直飽受民進黨攻擊的“黑金政治”,也主要在選舉的過程中表現出來。

  從過去的歷史看,臺灣的傳統選舉文化主要是以資源分配和利益交換為中心建立起來的政治支援網路。形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相當複雜的,既有威權體制下政治體制自身的原因,也是傳統社會文化中重人情、重關係的基本特徵使然。在這種選舉文化中,以家族、團體、地方派系為中心交織成龐雜的政治支援體系。在這個體系中,政策訴求和價值訴求未必是取得選民支援的最主要的因素,這在臺灣以前的選舉中已經看得比較清楚。

  進入90年代以後,地方派系在選舉中的作用遭到了削弱。由於藍綠雙方均以價值訴求和道德訴求為自己的基本理念,“黑金政治”遭到了否棄,以利益為基本聯結紐帶的選舉模式受到了衝擊。價值訴求漸次成為選舉文化中更為直接也更為重要的因素。特別是在民進黨“執政”群體在2006年以來的政治弊案漸次浮出水面以後,臺灣社會對價值訴求的接受程度益發增加。另一方面,選舉制度的改變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選舉文化的發展。“單一選區兩票制”實施以後,臺灣政治選舉中的爭奪更加激烈。到目前為止,在“立委”選舉,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縣市長選舉等重要選舉中,均是得到多數票者全拿的選舉模式。這種有利於大黨的政治制度在本質上也形成了對派系政治及其代表的選舉文化的衝擊。因為候選人在更大的範圍內,政治動員只能依賴於價值訴求和政策訴求,以單純的傳統的利益聯結的方式進行政治動員的難度越來越大。

  有鋻於此,面對民進黨“本土論述”、“主體性論述”和“愛鄉土”訴求的壓力,國民黨改革選舉文化成為能否永續發展的關鍵。而且,馬英九選擇這個時候改造選舉文化,從理論上講是恰當的。因為:一方面,馬英九已經基本掌控了黨內局勢;另一方面,民進黨已經因為貪腐的問題失去了價值和道德的制高點,國民黨正好利用這樣的機會奪回清廉的道德大旗。在地方選舉中,馬英九已經顯示了不與地方派系妥協的姿態,在剛剛過去的雲林“立委”補選中,這種態度已經相當明確,而在年底的縣市長選舉提名中,也表達了與地方派系切割的決心。這次對於中常會的大動作整肅,顯示出了馬在黨中央層級改造選舉文化的基本決心和態度。

  但是,選舉文化的改變顯然是很困難的事情。首先,在臺灣的政治氛圍下,傳統的派系政治還有其生存的空間。由於臺灣社會重人情、重關係的社會基本特徵並沒有根本的改變,派系政治仍有操作的空間。在選舉寸土必爭的情況下,太過於急躁的改革措施可能會付出選舉失敗的代價,而選舉的失敗可能會反過來影響改革的進程。所以對於馬英九來説,改變選舉文化顯然是一個風險很大的事情。其次,由於國民黨和地方派系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已經形成了比較強固的利益聯結模式,改革選舉文化不但會引起地方派系的反彈,也會引起黨內相當部分高層人士的反對,改革的難度之大,可以想像。其三,正如有位國民黨中常委所言,選舉送禮是國民黨的“歷史共業”,對這個“歷史共業”怎麼處理,其實是考驗馬英九最直接的難題。是歷史問題一概不予追究,一切均以一個劃定的時間點之後的表現為主要的考察範圍,還是對於以前的“歷史共業”進行追討?在這種背景下,如何使清廉的政治訴求真正貫徹到選舉中,其實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

  也許,邱毅等人的辭職可以解開這個困局。這個模式就是:讓現有中常會解散,然後重新選舉,進行一場乾淨的選舉,而這次選舉,可能成為國民黨整肅選舉文化的良好開端。當然,這只是一個設想而已,國民黨能否借此對選舉文化進行較為徹底的改造,還有待觀察。

瀏覽精彩評論 點擊進入評論頻道



(本文不代表台灣網立場)

[責任編輯:高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