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陳文茜:“感謝”陳致中給臺灣上了代價高昂的一課

2008-09-08 08:47:00
來源:
字號

  在1990年代末,尼日尼亞的獨裁者Sani Abacha每天指示中央銀行匯1500萬美金到他私人的瑞士銀行戶頭。他預知自己即將垮臺,於是展開了一連串的國際洗錢竊吞行動。參與這樁無恥“犯罪”的還包括了國際響噹噹的金融機構,花旗集團、匯豐銀行、法國巴黎銀行、瑞士信貸銀行、渣打銀行、德意志摩根建富海外資産管理公司。他的方法第一步驟分別在澤西島與模裏西斯設紙上公司,然後透過三項金融法律工具(信託、人頭公司和實際銀行帳戶受益人)跨越全球洗錢、吞錢。

  臺灣知名媒體人陳文茜日前在臺灣《蘋果日報》撰文説,這一切在半年前,對臺灣多數民眾仍是外太空般的故事,現在已耳熟能詳。這是陳水扁任內八年,為我們留下最好的一門國際課程嗎?

  文章摘錄如下:

  小國爭當租稅天堂

  黃睿靚在某私人銀行開戶時,宣稱其父親是一位“平實且成功的商人”,她的所得來自這位了不起的父親,當地銀行初步為她所留下的調查文件如此描述此客戶:“她的職業生涯非常成功,將其父親贈與的財富有條有理的累積,並委託本公司管理其開曼公司的投資。”等到美林發現她口中的父親就是“陳水扁”時,立即通報瑞士聯邦檢察署。黃睿靚不知的是,她與陳致中兩人被通報的過程與尼日尼亞前獨裁者及智利惡名昭彰的殺人頭目皮諾契特如出一轍。皮諾契特比起陳致中夫婦還遜了一節,他在瑞士二十個戶頭加起來不過800萬美金,老賊頭還遠遜於這兩個小夥子。

  境外金融中心(Offshore Financial Center)崛起于1980年,那個相信“全球化”一切美好的年代,解除了各國國際匯兌管制,尤其網路通訊技術問世後,只需輕按滑鼠,就能把一筆加勒比海的資金轉移至歐洲列支敦斯登。全球各小國爭當租稅天堂,從1970年代25個增加至2005年底,已達72個。這72個租稅天堂讓國際金融業産生了大洗牌;一個為富人提供“全包式”金融服務的新興行業誕生了,名為私人銀行。

  陳致中現在成天挨罵,他沒有職業,哪來的豪宅、名錶、與數億元存款?從他過去的背景及出島行程觀之,他為家族做的貢獻,可能超越我們的想像;他才是陳氏家族私人銀行的主要管理者。他不是沒上班,他最重要的職業就是出任媽媽全球洗錢理財總管。三十歲的陳致中,已讀過臺大法律系、加州伯克利大學及紐約大學雙法律碩士學位,他的訓練已足夠跨國洗錢。他有許多亞洲私人銀行理財專員不具備的“外交管道”,模裏西斯、諾魯、貝裏斯……,他是“王子”,父親掌管“國安會”,既具“外交”管道又具“王子”禮遇身分。他的妻子在佛羅裏達買了一個小公寓,我相信這個小公寓只為提供陳家“私人銀行”對帳單地址,每月從全球寄來他母親為全家理財的各帳戶對帳數字。一處毫不起眼的公寓,這裡埋藏了臺灣八年最大的秘密,也是最大的心痛。

  領看境外洗錢世界

  陳致中不只是母親的跑腿人,也是自己受益帳戶的規劃者。這位長年偽裝木訥的準律師,直至他被迫回臺滔滔不絕為家人辯護時,我們才第一次認識了他。他為自己的紙上公司取名Galahad Management Co.,《圓桌武士》的故事中一位握有寶藏地圖戰士,名Galahad,戴著各款名錶Frank Muller、寶璣……與“無數寶藏”,他與他的母親無意中帶領我們認知了一個從不熟悉的境外洗錢世界。

  關於境外租稅天堂的爭辯,一直是過去兩年來國際租稅公平運動的重大主題。臺灣多數人置之度外,直到陳家洗錢案發生。無奈中,只好“感謝”陳家,為我們上了這一堂代價高昂的課。

[責任編輯:張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