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言浩:新聞媒體哪有資格給行政官員判罪

2008-08-06 13:57:00
來源:華夏經緯網
字號

  “鳳凰”颱風過境臺灣造成的災情不算嚴重,原因是這回執政當局比較認真,預防工作盯的緊,颱風的威力也比預期的小,最多只能算中度颱風。但是颱風期間有兩位縣市長在海外訪問,引起的風暴卻愈演愈烈。

  臺中市市長胡志強趕在颱風之前飛往馬紹爾群島,把應付風災的任務全權交給副市長蕭家褀。臺東縣縣長鄺麗貞率團在歐洲數國考察,得到颱風在臺灣東部登陸的消息,判斷結果認為不嚴重,由副縣長坐鎮指揮,訪問團繼續他們的行程。但是媒體和民進黨“立委”不肯放過他們,電視臺和報紙連日炒作報導二位縣市長滯留海外不歸,罔視當地的民間疾苦,沒有善盡父母官的責任。

  媒體對鄺縣長的追蹤報導特別賣力,派記者到德國採訪,拍出她們一行人參觀遊覽,歡樂無比的快活模樣。又找了位德國記者以破碎的英文提問,鄺縣長可能是英語能力不強,答非所問,在電視機前笑的很勉強。媒體繼續挖掘,發現鄺縣長上任以來出境八次,不久後還要去北京參觀奧運。歷次出訪可能有假考察、真遊覽的現象,而且有時還帶著母親和女兒同遊。記者又到臺東縣發掘材料,發現鄺麗貞很愛表現,幾乎臺東縣政府所有的文宣印刷品都印有鄺縣長的玉照。幾天下來的負面報導,媒體已經很成功的把鄺麗貞定了罪,塑造成一個貪圖虛名、喜愛遊山玩水、公私不分、不顧縣民死活的壞縣長。但是媒體並沒有在臺東縣做民調,究竟縣民滿意這位縣長的政績嗎?

  臺中市長胡志強的歷練豐富,颱風期間他從馬紹爾群島發佈新聞稿,對不能在臺中市與市民一同抗風災感到抱歉,但是來馬紹爾群島“拼外交”也很重要,不能兩全其美,所幸副市長指揮若定,臺中市這次沒有什麼災情。胡市長回到臺灣,當眾向大家道歉,但堅持去馬紹爾確有必要。在市議會面對反對黨議員炮轟,質問他拼的是什麼“外交”,胡市長説回來已經當面向馬英九報告一切。至於有沒有和鄺縣長一樣“假考察之名、行觀光之實?”胡志強幽了一默,説:“我和她當然不一樣,她是女的,我是男的。”

  薑還是老的辣,胡志強對這些莫須有的指控,四兩撥千斤,不再糾纏。

  臺灣《經濟日報》社論認為,由於胡鄺二位都是國民黨籍的地方首長,這股風如果繼續吹下去,國民黨中央很怕它會形成國民黨腐敗,縱容貪官污吏的負面形象,影響二OO九年底的縣市長選舉。於是國民黨的考紀委員會要約談鄺麗貞,黨主席吳伯雄也發表意見,今後如果有颱風或其他天災,縣市長最好緊守崗位不要出境。這下子又給民進黨抓到口實,指國民黨和執政當局在唱雙簧,一個説颱風來了不要出門,“行政院”又批准縣市請假離境。民進黨“立委”張花冠説:“全臺灣除了胡志強之外,難道就沒有人可以做外交?”連一介平民呂秀蓮也趁機博上了媒體版面,她説:“外交不是地方首長的職責。”

  再扯下去真不知道會説到那裏去了。鄺麗貞這回恐怕難逃一劫,檢調單位也準備有所動作,調查鄺縣長此次出訪是否有假公濟私之處。如果因為媒體的報導,揭發了臺東縣長真的有循私舞弊的行為,民眾當然會鼓掌稱快,誇讚這個第四公權力真的發揮功能,令姦佞小人無所遁形。

  但是,社論指出,媒體為了收視率,危言聳聽,尚未了解全部情況就先有結論再找證據,這麼做也有欠公正。鄺麗貞事件,檢調單位才剛開始調查,但臺灣大多數民眾已經接受了媒體的一再渲染,至少傾向於相信鄺縣長的行為有嚴重缺失。

  “人言可畏”的威力很可怕,沒有幾個人能抗得住。但是問題在於“人言可畏”的“人”究竟是誰?是心中懷有政治目的的反對黨人士?是為了只想爭取收視率、增加報刊發行量、不問是非曲直、自行判罪、不守新聞道德的媒體工作者?這種無行無品之人,散播出來的言論,在臺灣往往成為人人都相信的公論,不知殘害了多少無辜。社論認為,鄺麗貞的所作所為,遲早會得到臺東縣縣民和“司法”單位的檢驗,由該縣老百姓來決定她的未來,現階段任何人都不宜在媒體上先判罪。

  (作者曾任臺灣《聯合晚報》主筆 《中國時報》專欄作家)

[責任編輯:張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