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王昆義:仁義不施 民進黨無盡江山隨夢而飛

2008-04-28 09:38:00
來源:中國評論新聞網
字號

  王昆義:敗選後的民進黨沒有讓人看到檢討與反省,反而為了黨主席的選舉,繼續進行一場沒有終結的戰爭。
  
  臺灣戰略學會秘書長、臺灣海洋大學通識中心兼任教授王昆義于即將出版的《中國評論》5月號撰文認為,敗選後的民進黨沒有讓人看到檢討與反省,反而為了黨主席的選舉,繼續進行一場沒有終結的戰爭。

  文章認為,民進黨黨主席的選舉應該走向“世代交替”。舊一代的“天王”既然已經被選民淘汰,絕對不能再拿舊的光環來操縱黨機器,也不可能再拿舊的臺灣論述來感動人民。

  歷史雖然有錯,但今人不能“以古鑒今”,從歷史中找尋錯誤的殷鑒,那不是“歷史共業”,而是今人在“造業”,責任還是要由今人來負責。

  三一六所舉辦的“百萬人牽手逆轉勝”的活動,雖然比不上二00四年“牽手護臺灣”的氣勢,但也讓人看到臺灣民主所展現的一股不屈服的力量。雖然結果並沒有真正達到“逆轉勝”的目標,但它變成臺灣社會的一種新價值,讓未來重新執政的國民黨,不得不重視這股潛藏在社會底層的制衡力量。

  “逆轉勝的青年”、“逆轉勝的世代”可能是敗選以後民進黨新生的力量。但這批“逆轉勝的世代”並沒有去延續“逆風苦行”的精神,也就是從民間社會去找尋改革的力量。

  民進黨在慘敗之後,除了“逆轉勝的世代”開始找尋新的“革命力量”之外,為了黨主席的選舉,各方人馬也開始蠢動,並重新集結,大致出現幾大派別雛形:

  ——“傾中派”是在準“副總統”蕭萬長參加“博鰲亞洲論壇”之後出現。首先是由呂秀蓮開啟了這一派別之門。
  
  ——“老臺獨派”的出現,是從“公媽派”的蔡同榮決定要參選黨主席之後開始。
  
  ——“青壯改革派”。原本是民進黨繼起的希望,所以“世代交替”如果能順利完成,應該是民進黨在敗選後最快復興的機會。
  
  ——“扁謝新同盟的當權派”。面對目前民進黨可能群龍無首、亂點鴛鴦譜的作法,徒然讓人感覺到民進黨內沒有人了。現在民進黨內能夠發揮穩定軍心效果的人物,還是扁、謝兩人,缺乏他們兩人的合作,民進黨想重新取回執政權,恐怕二十年內都很難見到。

  文章最後寫道,民進黨的無盡江山,在陳水扁“仁義不施”之下,就像電影“江山美人”中陳慧琳的主題曲一樣“隨夢而飛”,這是不是民進黨最該反省的地方呢?

[責任編輯:張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