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張瑞雄:臺灣的新生 需要好的改變

2008-01-10 14:19:00
來源:
字號

 

臺灣2008開年將進行有史一來第一次的兩票制“立委”選舉,三月份有“總統大選”,不管從哪個角度看,今年都是影響臺灣未來幾十年發展的重要一年。東華大學副校長張瑞雄今日在臺灣《蘋果日報》發表文章説,現在的臺灣老百姓對“立委”或“總統”選舉激不起熱情,股票市場直直落,物價持續上漲,油價如瀕臨爆炸的壓力鍋,每個人的內心亦然,都好像有股怒氣不知何時爆發。

 

“立委”選舉冷清

 

文章説,臺灣大學設立過多,很多學校招生不足,再加上大學系所評鑒的壓力,讓很多知識分子為五斗米折腰,深怕大學退場,老師失業,所以都躲進象牙塔教書做研究,2000年“大選”時知識分子的熱情已不復可見,沒有人敢再搞“國政顧問團”,2000年的三天兩頭的聯署支援也都已隨風而去,變成陳年往事。

 

不僅知識分子,市井小民也失去活力,幾年來的政治惡鬥讓大家倒盡胃口,報紙頭版儘是社會新聞,新聞照片也可以任意裁剪,王又曾可以海外逍遙,學校的營養午餐剩餘變成很多人的食物來源,大家只能顧肚子,社會正義與關心正在解體,中産逐漸消失。

 

曾經那麼有活力的臺灣為甚麼變得死氣沉沉,為甚麼大家不再多事,誰能再次點燃人民心中的那把火呢?

 

為什麼“立委”選舉冷清?因為“立委”候選人幾乎都是政場上的老手,他們已習慣密室協商,政黨命令決定一切,誰當選都差不多,我們又何必在乎?

 

改變才有願景

 

文章説,臺灣經濟發展需要改變,外交策略需要改變,教育政策需要改變,施政優先次序需要改變,藍綠的兩分和惡鬥需要改變,司法的獨立和公平需要改變,政客的言行需要改變,官員的權力太大需要改變,唯有改變才有願景,也才能點燃人民內心的火焰。

 

文章最後引用狄更斯的小説《雙城記》中的開場白道:“那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那是智慧的時代,也是愚昧的時代;那是信仰的時代,也是懷疑的時代;那是光明的時節,也是黑暗的時節;那是希望的春天,也是絕望的冬天;我們的前途有著一切,我們的前途什麼也沒有;我們全都在直奔天堂,我們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臺灣,到底在哪一邊呢?誰能帶我們直奔天堂呢?

 

(作者張瑞雄,為東華大學副校長)

[責任編輯:高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