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馬淑靜:經濟停滯才是臺灣社會的根本問題

2008-01-03 10:38:00
來源:華夏經緯網
字號

  臺灣人在今年對他們的生活特別不滿意,“中央研究院”人文科學研究調查中心最新的調查結果,今年臺灣民眾滿意他們當前生活狀況的只有61.7%,比去年少了將近20%。一般類似調查,生活滿意度多數都有百分之七八十左右。

  問卷中最重要的一個問題是:“對生活最不滿意的原因?”以“經濟收入”做答的佔50.9%,最不滿意“公共秩序與安全”的居次,有18%。另外一個問題:“在日常生活中造成最大壓力的是什麼?”回答經濟因素造成生活最大的壓力的有37%,答社會秩序不好而造成壓力的佔13.4%。還有30%的受訪者承認,因為生活的壓力而産生了各種身體上的症狀。問卷有個問題:“臺灣近年內您最擔心發生哪種災難?”除了重大自然災害,如颱風、地震之外,有34%的受訪者的答案是“經濟蕭條”,居第二位。此外“金錢問題”是民眾家庭中發生爭執的次要原因,僅僅比“孩子教養問題”差不到兩個百分點。

  想起多年前美國克林頓總統競選的老口號:“笨蛋,是經濟問題!”(It`s economics,stupid!)至少從這份民調資料中來探討,臺灣民眾今年最令他們苦惱、不滿意、擔憂、爭吵的主要原因只有一個,經濟收入不夠。

  這項調查不帶政黨色彩,它的公正性比較可靠。自2004年起,靈鷲山佛教團進行“臺灣心靈問卷調查”,委託“中研院”主辦,操作嚴謹,抽樣誤差率在正負3.14%之內。

  僵硬的數據如果能確實反映出一般民眾的心聲,它的意義就不尋常。民進黨當局忙於競選(他們永遠忙選舉),根本不顧人民真正的需求,一味炒作“入聯公投”,認為這個“公投”一定要通過,因為它是臺灣人心目中最重要的事。和一般民眾關心的經濟收入問題,差距非常大。政治人物在媒體上大放厥辭,不避俚俗,惡意辱罵,甚至於在議事廳動粗打架等卑劣行為,臺灣民眾深惡而痛絕之。問卷中有一題:“生活中最讓民眾生氣的是什麼?”答案有:公眾人物的不當言行、新聞性談話節目等等。民調連續四年都有大比數的受訪者回答:“政治人物惹人厭”,今年有56%的民眾表示他們最不喜政治人物,比去年的調查結果多了15%。

  處於這種捉襟見肘的現實生活,主宰未來的又是他們最不喜歡的政治人物,投票總是一場兩害相權,取其輕者的重復,有誰會對自己的生活特別滿意?

  但是臺灣社會總的來説還算安定,從這份調查結果中找到,有將近70%的受訪者認為他們最滿意的是家庭生活。負責這項調查的“中研院”副研究員余安邦表示:“這個資料是本次調查最讓人欣慰的地方。”

  很幸運,中國傳統的家庭觀念還健在,尚未被瘋狂的政客們摧毀,它是整個臺灣社會最堅實的安定力量。

  但是經濟收入不足,物價不斷上漲,長年來是老百姓所受到的切膚之痛,短期內不但見到舒緩,反而有變本加厲之勢。“行政院”不斷公佈看來漂亮的統計數字,但是民眾感受不到任何效益。單就失業率而言,主計處的數字永遠是4%左右,但是找工作極端困難,有了工作,維持飯碗更不容易,薪資不調漲或成長極微薄更是一個普遍現象。房屋仲介、證券營業員、保險公司員工、銀行工作者,表面上光鮮,少數還可以支領百萬元計的年終獎金,但是他們靠佣金過活,一旦人脈不足,産業不景氣,可能傾刻間就跌落塵埃,生活中的不確定性及不安,不足與外人道。

  據“主計處”的數據,近七年來,臺灣包括工業與服務業受僱員工薪資成長率只有8%,遠遠落後同期間韓國的67%,新加坡的26%和美國的24%。綜合各方的統計資料,再參考這次“中研院”調查的臺灣人對生活滿意度的結果,整個臺灣社會的根本問題已經非常明顯。再不面對嚴峻的經濟課題,社會安定可能是下一個犧牲品。

  (作者馬淑靜 曾任臺灣美商美林證券公司總裁)


 

[責任編輯:張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