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唐荒:指責美反應過度 民進黨只揀順耳話聽

2007-12-25 13:02:00
來源:
字號

  美國國務卿賴斯在年終回顧演説中,以重話批評臺灣的“入聯公投”。賴斯演説原文為:“我們認為以臺灣名義申請入聯合國的這項公投是一個挑釁(Provocative)政策,它很沒有必要的升高了臺灣海峽的緊張局勢,也不能為臺灣人民在國際場合中帶來實際的益處,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反對這項公投。”

  媒體多數把Provocative一詞譯成挑釁,但其中更有激怒對方、故意攪局、促使惡化等意涵。身為美國的首席部長,賴斯女士演説中的遣詞用語自然經過了字斟句酌,用意不能有所偏差。

  “外交部長”黃志芳對賴斯的發言表示遺憾,他指美方過度反應,有可能讓事情演變的更複雜。本來沒有這麼複雜的事,如果一直認為它很複雜和緊張,就會把情勢弄得複雜。黃“部長”説他曾與美方學者座談,解釋過去這麼多年證明臺灣人民有智慧和能力,可以妥善處理民主深化的公投和兩岸關係等議題,請美國朋友相信我們。

  顯然黃志芳的説服工作不力,至少美國國務院不相信民進黨的那一套,Provocative的説法認定了民進黨政權處心積慮地激怒對方,即中國大陸,故意攪局,意圖使臺灣海峽的局勢更加緊張,這與美方一直聲明的立場:“保持海峽現狀的安定”背道而馳。如今黃志芳反指控美方反應過度,實在很過份。

  民進黨政權鼓搗出來的一系列“公投”,究竟有哪一項處理了兩岸關係或深化了臺灣的民主?搞出一個通過了什麼事也不會發生的“入聯公投”(陳水扁語),目的在騙選票,就不惜激怒對岸,故意使海峽局勢緊張化,“部長”大人倒打一耙反而指責賴斯。這種言語含混不清,死纏爛打,模糊焦點,正是民進黨人最擅長的下三濫招式。

  黃還要求美方在這個問題上,多聽聽臺灣人民的心聲和多了解實際情況。這個建議則大可不必,有不少美國學者、外交人員、美國在臺商會成員,對臺灣人民的心聲知道的不少,而且相當了解民進黨政權的説詞與臺灣人民的心聲頗有差距。僅就加入聯合國這個議題而論,誠然有多數臺灣人民盼望他們在各國際組織中應有更多更洽當的代表性,但是很多人並不接受民進黨“以公投綁大選”、玩弄文字花樣、暗渡陳倉推動“法理臺獨”的把戲。同一個戲法變久了,大家閉上一隻眼睛也能將它看穿,包括美國觀眾在內。“入聯公投”不能代表臺灣人的心聲。

  黃志芳的話還算溫和的,陳水扁的反應是:“臺灣沒有挑釁的政策,嚴重挑釁的是中國。‘入聯公投’是人民主動提案,熱烈聯署,依法進行,‘入聯公投’沒有問題,仍會持續推動,而且有信心過關。”

  簡短的幾句話十足顯露出此人的囂張、傲慢、愚昧與不誠實。自醜不覺不接受美方的批評本在意料之中,“夜郎自大”是他一貫的態度。“入聯公投”是民進黨炮製出來的“公投”案,並非由民眾推出。全黨上下使出吃奶的力氣,才過了聯署門坎。每位大小黨官都派有名額,沒有找到足夠聯署簽名的要遭受懲處,如呂秀蓮,並不曾見到所謂的熱烈聯署。“入聯公投”通過與否很令民進黨擔憂,否則也不會責成“中選會”規定一階段領、投票了。

  民進黨政權不會因為賴斯的重批而改弦易張,“入聯公投”將依原定計劃進行下去。他們以美國國防部長蓋茲的講話為依據,認為就聽賴斯批評兩句,反正挨罵不疼,乾爹不至於因此放棄他們。蓋茲説:美國將持續賣給臺灣防禦性武器。結論有了,美國除了在口頭上表示反對“入聯公投”,應該不會對扁當局做懲罰性的措施。

  但賴斯的重批會影響“入聯公投”的得票率,民進黨政權也深知,聯署過“公投”門坎只須近百萬簽名,選民投票總數要超過八百萬張才能生效,深綠選民數目不足,過這個大門坎相當困難,誰也沒把握。賴斯的態度足以影響為數不少的中間選民,“入聯公投”沒通過那才是真的一點事情也不會發生,大家暫時也不必為此傷腦筋了。

  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作者為臺灣資深政論家)

 

[責任編輯:張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