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張麟徵:從薄瑞光訪台看臺灣政局的不可測性

2007-12-17 14:03:00
來源:
字號

  張麟徵:在“入聯公投”舉行前,唯一可以確定的是,美國還會持續警告陳水扁,層級可能提升,但若無行動制止,陳水扁不會賣帳。
  
  臺灣大學政治係名譽教授張麟徵在香港中評社撰文指出,最近臺灣政局越來越顯詭譎,民間流傳著許多揣測,不論是懷疑“立委”與“總統”選舉會否如期舉行,馬英九與謝長廷會否被謀刺,馬英九會否因官司判刑失去競選資格,陳水扁會否宣佈戒嚴,還有多少選舉“奧步”等等,任何一種揣測對於已經民主化的臺灣都是絕大的諷刺。這顯現臺灣根本還處在人治與權威的政治格局中,隨陳水扁任意操弄,毫無制衡機制。少數政府毀法亂紀,倒行逆施,為所欲為,反振振有詞,顛倒黑白。多數不僅不被尊重,還被打壓誣衊,哪談得上真正的民主?

  臺灣內部政治這種滑向不可知的未來,民主逆轉的情勢,不僅讓內部有識之士惶惶終日,美國也擔心受怕。薄瑞光十二月的臺灣之行,除再度表達反對“入聯公投”之意外,另外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在力阻這一趨勢持續發展。

  文章認為,臺灣這股民主亂流源於陳水扁為求自保,不惜綁架整個社會,故意製造兩岸與內部亂局,以求在混亂中自弊案脫困。無論是“入聯公投”、“正名去蔣”、“去中國化”、暴力阻擋“中選會組織法”之修正、“一階段、二階段”的選務之爭,都是陳水扁刻意炮製。放言要“延選”、“宣佈選舉無效”、“慎重思考戒嚴”、修“選罷法”加入“不可抗力”文字等作為,都是在刻意製造衝突與動亂。這使美國意識到陳水扁可能真的走火入魔。薄瑞光此次臺北行嚴肅要求陳水扁承諾,如期舉行選舉,和平移轉政權,正是企圖力挽狂瀾。陳水扁雖然因此承諾“任期內絕不宣佈戒嚴”,但是他的承諾還有可信度嗎?

  另一個令人忐忑不安的是,除了強推“入聯公投”,挑戰大陸底線外,大家也在揣測陳水扁會否在選前刻意挑起海峽衝突,如攻擊大陸漁船,製造兩岸軍機軍艦相撞“意外”,借此擾亂選舉、停止選舉、宣佈戒嚴?

  選前會否刻意製造兩岸衝突還待觀察,但“入聯公投”勢在必行,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挑動各方神經。陳水扁不懼美國壓力,執意要辦此一“公投”,除了求自保外,也在綁架馬謝兩位候選人:只要“入聯公投”通過,陳水扁就會以“民意”為由,要求他們執行此一政策。

  美國似乎自認已經無法阻擋“入聯公投”,只能做些損害控制。在此動機下,薄瑞光向陳水扁表示,美國希望確保臺灣新領導人在兩岸關係上的政策自主權,不被束縛。隨後又會見了馬英九與謝長廷,要求他們表態:即使“入聯公投”通過了,也不要有後續行動執行此一政策,以免影響兩岸關係。這一點薄氏得到了滿意的答覆。謝長廷説他不會過度解讀此一“公投”,馬英九直言“不會片面改變現狀”。

  文章指出,對“入聯公投”,最近一個月美國政府相關人士,如楊蘇隸、柯慶生、薄瑞光雖然都重新表態反對,但實質上美國立場並無新意。美國的反對始終停留在口頭上,發言者的層次都不高。中共新任政治局常委習近平在會見美國前總統卡特時説得好,“反對‘入聯公投’關鍵是‘有效制止’”。美國如果一直口頭反對,沒有行動制止不説,甚至還對陳水扁送出錯誤的訊息,諸如最近對臺的軍售,小鷹號返航日本途經臺灣海峽時擺出作戰姿態,薄瑞光要求大陸在臺灣大選期間要冷靜自製等,可能被陳水扁解讀為對其言行的默許,鬧大了也沒有關係。

  美國言行不一是因為不想傷害臺灣這顆棋子,影響美國在東亞的權力佈局。明白的説,美國要維持在兩岸間的動態平衡政策,不願過分壓抑臺灣。這也就讓陳水扁看死了,陳水扁就可以策略百變,考驗美國的政策不變。

  美國要整治陳水扁絕非沒有籌碼,無論是提高發言者的層級,公開招回楊蘇隸、作態安排撤僑、或是明白告訴臺灣人民:如因“入聯公投”挑起兩岸衝突,美國不會馳援臺灣。如此,臺灣選民就會以選票唾棄陳水扁的陽謀。陳水扁要不撤回“入聯公投”,就等著“入聯公投”無法成案或被否決,搞得灰頭土臉。

  文章最後表示,在“入聯公投”舉行前,唯一可以確定的是,美國還會持續警告陳水扁,層級可能提升,但若無行動制止,陳水扁不會賣帳。

 

 

[責任編輯:張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