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國家網路安全須從“預”入手

2019-04-19 08:5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處在資訊化高速發展的浪潮中,資訊技術革命日新月異,網際網路逐步融入社會的方方面面,網路安全已經成為我們每個人迫切關注的重點。但是作為吃瓜群眾的我們,那些自以為是的“網路安全”所代表的意義僅僅只是管中窺豹,可見一斑。

  中央網信辦曾經印發了《國家網路安全事件應急預案》,其中將網路安全事件分成四級,並提出對應的預警和應急響應。當特別重大網路安全事件發生後,需成立指揮部,履行應急處置工作的統一領導、指揮、協調職責,同時應急辦24小時值班。(北京青年報)

  網路詐騙、資訊裸奔、系統癱瘓、病毒勒索等一系列網路安全事件充斥在我們的視線中,初遇時我們無能為力,只能眼睜睜地被動接受這些事件帶來的惡果,義憤填膺。然而,“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國家網路安全事件應急預案》的出臺彰顯政府治理網路環境、保護網路安全、強化網路監管的決心,也為人民大眾的網路安全撐起一柄保護傘。

  目前媒體報道的網路安全遭受挫折的事件多以個人資訊洩露為主,且多致“精準”詐騙後人財兩空。但事實上,網路病毒圍城、金融系統癱瘓、關鍵數據被竊取、國家秘密洩露等一系列電影中的“精彩”橋段正在現代社會中上演。網路安全的維護很難跟上網路發展的速度。

  然而,沒有網路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網路安全是國家安全的基本保障,對外是在國際上維護我國的獨立自主,防止網際網路受到外部攻擊;對內是在社會上維護、監督、管理本國的網路正常運轉,有利於發展各項事業。因此,“聰者聽于無聲,明者見於未形。”防範網路空間重大事件,保障國家網路與資訊安全,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還須從建立和完善合理有效的網路安全保護應急預案入手。

  雖説出臺的《國家網路安全事件應急預案》看似完美,事前多演練、事中快反應、事後預評估,但能否在實踐中得見成效還需時間來檢驗。(台灣網網友:齊琪)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