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臺灣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什麼?
社會在矛盾中進步,在不斷解決矛盾過程中實現發展。臺灣社會有諸多矛盾,比如“統獨”矛盾、省籍矛盾、南北矛盾、漢族和少數民族矛盾、執政者和人民群眾的矛盾等等,如今省籍矛盾漸漸消失,人民認識到“臺獨”毫無可能,南北矛盾、漢族和少數民族矛盾雖然難以解決但也有了一定程度的緩和,執政黨與人民群眾的矛盾不但根深蒂固而且隨著選舉定期化反而形成了“動態穩定”的局面。因而,執政的民進黨與人民群眾的矛盾,就成為現階段臺灣社會的主要矛盾。
生産力是社會發展最根本的動力和最終決定力量,顯然,臺灣地區的一整套制度安排是不適應生産力發展要求的,集中表現為拒絕新生事物,投資審查緩慢,排斥特定境外資本,同時缺水缺電缺土地又不利於本地資本擴大再生産的實現等等。
民進黨可以無視前三點,但對擁有選票和資本的島內投資者不能忽視,每逢選舉還得討好。日前,意欲代表民進黨競逐2020的賴清德在反思去年選舉大敗時表示,他認為“民進黨沒辦法得到人民支援”的原因是,“這兩年來中小企業沒有實質得到政府協助”。
“沒辦法得到人民支援”,從某種層面解讀就是社會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的阻礙因素。近日,親民黨不分區陳怡潔表態參選臺北市第二選區“立委”,呼籲所有非民進黨陣營如泛藍、白色力量等共同組成“非綠平臺”,整合最大力量挑戰民進黨。她的理由就是,“2020大選最重要的是換掉阻礙臺灣進步的民進黨”。
2016年以來,親民黨與民進黨在臺灣內部治理問題上多有合作,如今“準盟友”倒戈,對民進黨的傷害也是不小的。“進步”從民進黨的自詡變成了民進黨的對立面,未能認識對立統一規律、未能遵循生産力發展要求和人民群眾意願,是其關鍵因素所在,只有解決目前的矛盾,臺灣社會才能實現發展。(李東海,四川省臺灣研究中心,江蘇省臺灣研究中心兼職助理研究員)
(本文係投稿作品,不代表台灣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