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細數春運多與少

2019-03-06 09:0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3月1日,為期40天的春運結束了,一場號稱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人口大遷徙再次圓滿落幕。今年春運,鐵路部門發人再創新高,突破4億大關,漲幅高達6.7%。

  提起春運,很多人腦海中固有的畫面還是人山人海的候車廳、大包小裹的車廂、嘈雜混亂的人群。然而近年來,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春運的“畫風”大改,井然有序的溫馨場景早已成了近年來春運的主畫面,春運在不斷的發展中或“多”或“少”的改變著……

  出行人口不斷增多,不良現象不斷減少。今年春運,全國鐵路累計發送旅客4.1億人次,相當於把整個北美洲的人口全部運送一遍,其數目的龐大讓世界震驚。不少外國媒體喜歡在春運時會放出中國火車站內擁擠、旅客滯留的照片,再附上一些誇張的標題來吸引眼球。然而今年他們要失望了,旅客出行秩序井然,不文明現象大大減少,人們不再做著急的“莽夫”,而是遵守秩序,從容回家。素質的提升和誠信制度的出臺讓人們自覺營造了良好的乘車氛圍,讓春運之路穩步前行。

  高新科技不斷增多,混亂場景不斷減少。隨著各種黑科技和智慧化服務設施的紛紛亮相,旅客僅憑手機和身份證,就可以完成購票、取票、進站、候車、換乘、出站等一系列環節。還有機器人問詢、高鐵點餐、5G火車站的閃亮登場,讓人們的春運之行變成了一種享受。那些徹夜排隊買票、小剪子檢票、候車無事可做、坐車只能吃泡麵的場景已徹底成為過去,扛著包裹不知所措的混亂場面早已淹沒在發展的洪流之中。

  服務舉措不斷增多,抱怨之聲不斷減少。為了春運的有序開展,鐵路部門可謂多項並舉。最大限度增加運力、不斷改進設備設施條件、開通綠色通道、動態調整窗口功能、增加服務人員,有條不紊的組織著持續走高的大客流。同時,鐵老大也越來越接地氣,在春節這個喜慶的日子裏,奉獻了如送福、快閃、演唱會等一系列的娛樂活動,給大家提供了歡樂祥和的乘車氛圍。在有序、溫馨的候車環境中,春運這個“老大難”問題似乎不再難,抱怨之聲就這樣消無聲息的減少甚至不見了,歸途已然變為樂途。

  新奇辦法不斷增多,返鄉阻礙不斷減少。面對返鄉車票“一票難求”的情況,人們發動智慧的頭腦,想出了很多創新的辦法,不再拘泥于固定一天的車票,而是提前準備、多套方案、合理規劃、增設備選。今年選擇“反向春運”的人群大幅增加,春節去往大城市團圓成新風尚。大城市不再唱“空城計”,一家人也不會因為票難求而人難聚。這一充滿智慧的決定,讓家的距離不再遙遠,讓回家的路不再艱難。

  春運,見證了流動中的中國的巨大改變,是社會不斷進步的一面鏡子。在這“多”與“少”的變化中,載滿發展與幸福的春運列車,已越過寒冬,開往春天。(台灣網網友:黃鶴楠)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