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文字讀音以錯為對是自毀民族文化

2019-02-20 14:2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shuāi)。”“遠上寒山石徑斜(xi岢),白雲生處有人家。”“一騎(q岥)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衰在詩中本讀cuī,斜在詩中本讀xi,騎在詩中本讀j岥。由於讀錯的人較多,現已更改拼音。現在新版教科書上的注音是衰(shuāi)、斜(xi岢)、騎(q岥)。“粳米”的“粳”原來讀“jīng”,但現在要讀“gěng”;……這幾天,網友針對拼音的發帖引發熱議,許多人稱“怕自己上了個假學”。不少網友查字典發現,許多讀書時期的“規範讀音”現如今竟悄悄變成了“錯誤讀音”;經常讀錯的字音,現在已經成為了對的。大家紛紛表示有些“發蒙”,不知道現在我們到底應該讀哪個字音才算正確。(《金陵晚報》2月20日)

  看到這樣的消息,令人不可思議。不能不説上幾句。

  中華民族文化是一脈相承的,是世界惟一沒有斷掉的文化,它是華夏民族之根。我不知道專家們為何要作賤我們自己的文化,非要讓錯的多了成為對的,這麼荒唐可笑的事情,不去糾錯,卻讓人走向錯誤的方向,是典型的自毀文化,那樣的邏輯下,人還要學習?中華文化包括方言文化還要保留麼?文化有一定的規律和嚴謹性,特別是我們的象形文字不僅內涵豐富而且讀音和意思相結合,形成了豐富的語言文化,也為世界拼音文字所羨慕。這樣亂改不是所謂的與時俱進,不是適應電腦時代要求,本質上是藉口讓民族虛無主義的實踐在生活中的得到深化。

  悄無聲息的把字典都改了,經誰同意的?更有前些年,新辭海中把不少罪大惡極的壞人的“事跡"全部刪除而且洗白成為"民族英雄",把一些真正民族英雄卻加上錯誤教訓,後來知道這樣的改變是應外國的要求在外國專家的指使下做的,真是搞笑,我們的文化主權那裏去了?

  改革發展進入深水期,我們更不能掉以輕心,更不能聽從某國的指示要求,我們在住房、醫療、教育新生的三座大山如何削平,如果培養社會主義共産主義事業的接班人,需要從娃娃抓起,需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定力,因為搞亂我們的文化也是他們不戰而勝的重要一環。我們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掌握市場主權、文化主權。讓古詩今韻得到融合,讓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即使要修改也是個別的微調,而不是帶來災難性的混亂,特別是對美麗的古詞詩韻以毀滅性打擊,這能叫傳承麼?希望那些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的專家學者,不要做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帝國主義用槍炮不能完成的事情,他們替人家不費吹灰之力來完成了,成為徹頭徹尾的文化漢奸、民族罪人。億萬人民必須保持高度的警惕,防止他們的陰謀得逞。(台灣網網友:練紅寧)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