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烈士紀念日,再論英雄之於我們的意義

2018年09月30日 10:23:00來源:台灣網

  今天是個特殊的日子,1949年的9月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作出決議,為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建立紀念碑,永志不忘用鮮血和生命換來新中國誕生的革命英烈。

  2014年,9月30日被設定為烈士紀念日,意味著一代代共産黨人緬懷先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堅定不移。2018年4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英雄烈士保護法再次明確,每年9月30日為烈士紀念日,國家在首都北京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前舉行紀念儀式,緬懷英雄烈士。

  古人云:聰明秀出,謂之英;膽力過人,謂之雄。歷史不斷地告訴我們,無論是英雄造就時勢,還是時勢造就英雄,本旨都離不開“國”與“民”兩個字。英雄永恒的擔當就是:頭頂正義、肩扛民族、手托國家。每一個英雄,都是某一個時代的輝煌,都是某一個國家與民族歷史的記憶,是這些國家的榮耀,是這個民族的偶像。

  飽含著對人民英雄的深切崇敬,習近平總書記一次次地走進烈士陵園,一次次地深深鞠躬,他説,“歷史不能忘記,軍人的英勇犧牲行為永遠值得尊重和紀念。”“理想之光不滅,信念之光不滅。我們一定要銘記烈士們的遺願,永志不忘他們為之流血犧牲的偉大理想。”

  今天是烈士紀念日,每一個生活在幸福之中的人們,都應該牢記:是烈士,用鮮血與生命為共和國奠基,用奉獻與犧牲為今天的我們謀來了幸福。擁有如此富有犧牲精神的英雄集體,是我們偉大民族的驕傲,他們值得我們永遠的懷念。

  據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館長李宗遠介紹,抗戰館自建館以來,累計接待海內外觀眾3300余萬人次。加強對英雄烈士事跡和精神的宣傳教育,在全社會倡導崇尚英雄、捍衛英雄、學習英雄、關愛英雄的良好風尚,可以讓人們從英烈身上汲取奮發進取的中國精神和力量,涵養家國情懷,激勵廣大中華兒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奮勇前行。

  英雄之於我們,是民族的脊梁,是我們追尋民族復興夢想路上的精神支柱。英雄浩氣滿乾坤,無論什麼時代,無論哪個國家,英雄烈士的事跡和精神,始終都是這個國家與民族前行路上的明燈,始終都應該得到這個國家與民族的尊崇與敬畏。所以,讓英烈精神世代傳承,讓英雄烈士浩氣長存,保護英雄烈士的名譽、精神,是每一代中國人都必須做的事情。(台灣網網友:郭冰)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趙靜]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