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數米作業”暴露家校溝通缺失

2018年09月13日 10:36:00來源:台灣網

  9月6日,佛山家長群裏瘋狂轉發一份“奇葩”作業,佛山某小學數學老師佈置的四年級作業竟然是“數1億粒米”,這可讓家長和網友們都傻了眼。(9月10日廣州日報)

  數1億粒米,這種作業雖然聽上去有點奇葩,但是卻蘊含著很多積極意義和教育價值,比如,可以增強學生對數字的認識、理解和記憶,可以增強學生的思考意識和動手能力,也可以培養孩子的耐心和毅力等等,這也是老師佈置這項作業的主要原因,可是這項作業卻遭到了家長的強烈質疑甚至批判,原因何在?除了老師佈置作業時的表述不清造成的誤導,關鍵一點是家校溝通存在著機制缺失,造成巨大的障礙。

  比如,家長對作業充滿質疑,但是卻很少有人向老師提出和溝通,表達自己的質疑和看法,也沒有採取積極的措施和正規的渠道進行反映,比如向學校領導反映等,相反的是,家長更願意採取自己的方式來表達,這種方式就是上網發帖,這就導致這一帶有爭議的作業曝光在輿論之下,成為人人批判的對象。給老師造成巨大的影響。這已經成為一些人表達訴求,解決問題的慣用方法。一旦遇到一些問題,不是積極通過正常渠道和方式尋求解決,而是習慣於將事件搬上網,在發帖的過程中,夾帶個人情緒,甚至存在著添油加醋,捕風捉影,虛構歪曲事實等現象,抱著故意把事情搞大,故意引發輿論關注,成為輿論熱點的心理,斷章取義,片面引導等,這樣不僅對事件另一方造成影響,也給網民和輿論造成誤導。有的可能形成網路暴力,造成不可估量難以預料的後果。

  這就需要建立一個溝通機制。就像這次,如果有一個家校溝通機制,就可以解決問題,家長看到這項作業,提出質疑,將質疑反饋給學校的溝通機制,由溝通機制對老師進行調查,了解佈置這項作業的本意,再將情況反饋給家長,做好解釋工作,使家長明白這項作業並非為難家長,而是為了鞏固課堂知識,並非要求一粒不錯地數大米,而是強調孩子的思考和動手能力,從而取得家長的理解、支援和配合,這樣家校溝通通暢了,質疑也就解除了。因此,數米作業引導誤解,歸根結底是家長和老師關係缺乏平衡,權利不對等,缺乏信任導致的結果。很多時候,在教育中,老師存在著絕對強勢,導致一些家長對老師的指令言聽計從,曲意逢迎,甚至敢怒不敢言,另一方面,一些家長對老師充滿不滿,一旦出現一點爭議,老師一旦在教學和教育中出現一點瑕疵,一些家長就揪著不放,搬弄是非,製造矛盾,甚至故意將問題擴大,以此來宣泄對老師的不滿。這些都是導致家長習慣將誤會上網的主要原因。

  因此,解決這種現象,一方面要依靠家校溝通機制,積極協調和化解,另一方面要建立家長和老師之間的和諧和信任,老師弱化教育優勢,放低姿態,家長也應該積極尊重老師的要求,彼此之間建立平等的關係,這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礎,也是確保孩子健康成長的關鍵。(台灣網網友:肖堯)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