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面對“以身試法”更應全民“插手”

2018年09月13日 10:21:00來源:台灣網

  在高鐵車站與安檢人員和執勤民警發生爭執,企圖逃避安檢直接進站乘車,這樣的行為後果是什麼?一名女子在南京南站以身試法,換來的是行政拘留五日的結果。她卻認為此次糾紛屬民事範疇,公安部門不應“插手”。最終,法院的判決,為她上了一課。(9月12日中國新聞網)

  安檢,職責所在,義務使然。而任性者,恣意妄為也。蠻橫無理,拒不配合,更對民警和安檢員進行言語威脅,並用手中小包揮打民警和安檢員,造成現場秩序混亂。此惡劣行徑,是對社會道德和法律的公然挑釁。面對放縱的任性者,必須予以曝光、譴責和嚴厲的懲處。

  我們的教育往往是某一事件刷屏後短時間內的“惡補”,而沒有形成一種長期機制。當惡性事件漸漸從記憶中隱退之後,遵紀守法、恪守規則的意識又會被置之腦後。身處服務行業,很多工作人員稍有不慎便會被一些脾氣暴躁的旅客辱罵甚至毆打,一般都是忍氣吞聲,自認倒楣,卻也直接影響了他們的心態和情緒,間接影響了其他旅客享受優質服務的權利。

  “鐵鬧”人人痛恨,為何屢禁不止?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法治缺位,懲罰不足。當“鐵鬧”吃得苦頭太少,甚至還嘗甜頭,便給了“好事者”滋生的土壤。就如近日出現的“霸座男”,在網友如潮罵聲中,當事人一越成為“大V”,名氣變大了,很多平臺也收割了流量。又如9月7日成都東站一帶刀女子腳踹乘務員,筆者認為,僅僅300元罰款7天拘留仍未能觸其痛點。

  將打人者列入社會信用體系“黑名單”,既是民聲民意、尊重服務者的體現,也是社會進步的標誌。一個人一旦有了“鐵鬧”記錄,這個污點就會伴隨一生,有可能影響其未來的工作和生活,對於遏制“鐵鬧”蔓延具有積極意義。近年來,我國公民主張和維護自身權利的意識不斷增強,越是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越應成為普法的最佳時機。如今,不僅需要公安部門“插手”,更應全民“插手”。鐵路、法院、銀行、媒體等多部門要在行動上保持高度一致,以起到社會震懾作用。出行的旅客看到此類情況,亦應伸出援助之手,滅掉任性者的囂張氣焰。

  責任要追究,教訓更當牢記,不能再讓服務者無辜受害。願社會大眾借此深刻反思,讓此類踐踏國法、無視規矩之舉,止於此案。(台灣網網友:王成成)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