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街頭藝人持證上崗提升城市文明氣息

2018年04月19日 14:20:00來源:台灣網

  近日,四川省成都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發佈消息稱,從4月16日起向社會招募街頭藝人。經過選拔培訓後,可以于本月月底在成都的指定地點開展街頭藝術表演活動。負責招募的工作人員表示,街頭藝人除了自己表演的成本開銷外,不需要支付包括場地費在內的任何費用,還可以用打開的琴盒乃至二維碼等方式,向欣賞其表演的遊客尋求“打賞”。(4月18日《北京青年報》)

  在國外很多城市的商業區、景區,都能見到街頭藝人表演的場景,他們用自己的才藝為市民和遊客奉獻表演,並通過打賞賺取生活費,亦被稱為街頭自由藝術家,乃是城市裏的一道風景,增添了城市的文化氣息。此次成都市公開招募街頭藝人,給其培訓輔導並持證上崗,在指定地點進行表演,亦是在效倣國外和上海的街頭藝人管理模式,可以促進街頭表演正規化、合法化,也增加了城市休閒娛樂項目,為市民和遊客提供了豐富多彩的藝術演出,帶來更多的藝術享受和生活情趣。

  我國古代就有在街頭賣藝、討錢為生的群體,諸如雜耍、魔術、唱戲、武術、手藝等,也稱之為江湖藝人,他們四處流浪,在各個城市表演節目,賺取微薄的生活費用,以此養家糊口。比如在明代仇英版的《清明上河圖》裏,即描繪出大戲臺、胡僧雜耍等街頭表演;《水滸傳》“魯提轄拳打鎮關西”一節裏,打虎將李忠就是街頭耍槍賣藥的江湖藝人,金翠蓮父女二人也曾淪落為街頭酒肆賣唱;在古裝影視劇裏,也有各種各樣的江湖藝人。

  由此可見,街頭藝人做為一項自由職業,具有歷史悠久、流動性大、不穩定性等特徵,如今最常見的街頭藝人,多為街頭音樂、魔術、繪畫等表演者,在很多城市的地下通道,都能見到流浪藝人的身影。對於城市管理者來講,因其會佔據繁華路段,容易堵塞交通,兼有衛生、安全等問題顧慮,前些年各地為維護城市秩序、衛生,對街頭藝人往往採取驅趕、禁止等政策,令其經常四處躲避城管,難以維繫正常表演。

  從現實社會情況來看,街頭藝人並非壞現象,他們雖然處於社會底層,可也是通過勞動付出換取報酬,乃是在自謀職業,擁有平等的生活權利。因此,成都市給街頭藝人合法的身份,劃定時間、地點執證上崗,對其進行規範化管理,充分體現城市管理意識的進步,不再一味強調整齊劃一,開始轉向人性化、個性化管理模式,給予弱勢群體、底層市民更多關注,亦展示出城市的包容心與友好。

  上海率先探索街頭藝人持證上崗演出,發展至今,上海街頭已有120名藝人在全市八個演出點位持證上崗,其中大部分是80後、90後的年輕人。成都市跟隨上海的步伐,學習其管理經驗,表明街頭藝人管理模式具有可操作性、可複製性,未來還會有更多城市效倣,將城市的公共“舞臺”交給街頭藝人表演,為廣大市民和遊客增添休閒樂趣。(台灣網網友:江德斌)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王鑫]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