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請假如廁”倒逼提升自製力

2018年05月20日 15:23:00來源:台灣網

  學生上個廁所也要填請假條——看到這樣的學校規定,許多網友質疑為是過於嚴苛的、畸形的管理模式。有的認為,壓制學生正常的生理需求,管理太不人性;有的認為,老師和學生之間、教育者與被教育者之間,一旦失去了基本的信任,也就很難去取得包容和理解。(5月20日《潮州日報》)

  近日,雲南臨滄市一中的一張課堂特殊請假條引發了網友熱議,認為這樣的校規實在不合理。對此,該校相關老師回應稱,這個請假條主要針對的是自製能力較差的學生,防止他們在上課期間請假外出去廁所抽煙或進行一些和學習無關的違紀行為。學校曾發現有學生在上課時外出去廁所抽煙或進行其他違紀行為,於是制定了這條校規。一般同學如果著急上廁所,可先去再回來補假條。請假條也不是每天限量100張,而是每班先發100張,用完還可以補充。從校方的回應看,這一缺乏“人性化”的請假制度,在實際操作中,還是不缺人性化考量的。

  若説這一請假制度有漏洞,倒也符合邏輯。按學校的初衷,請假條主要針對自製力比較差的學生,防止他們上課時外出去抽煙或進行一些違紀行為。如果學生請了假去上廁所,也並不耽誤抽上兩口,過過煙癮。也就是説,在沒有老師跟著到廁所監督的情況下,請假條並不能防範學生偷抽煙。事實上,作為老師不可能也不應該身影不離的跟著監督學生。當然,任何制度都不可能盡善盡美,但有了這道關卡,還是比放任自流要好,至少,可以倒逼學生提升自製自理能力。

  這張請假條實質上是學校實行半軍事化管理的一個縮影。為防止學生拖拉散漫,精力跑偏,在上課時心有二用,找藉口去做無關學習的事情,實行半軍事化的管理,不能説這樣的出發點就不對。新生入校為什麼要搞軍訓,就是為了鍛鍊學生的毅力,以適應集體生活,營造嚴肅緊張的學習氛圍。日常的嚴管,是軍訓的延續,同樣是一種生活節奏的調整,並沒有什麼不妥。

  就當下來看,一方面,隨著素質教育的推行和生本教育理念的興起,人們越來越傾向於倡導和實施“鼓勵教育”“賞識教育”甚至是無批評管束的教育,有意忽視或回避立規懲罰問題。加之一些家長和社會對教育管束懲罰的斥責,使得許多教師不敢越雷池一步,寧願放棄教育管束懲罰的權利也不願惹上不必要的麻煩。管束和懲罰教育是賞識教育的有益補充,缺乏管束的教育是不完整的。美國教育家和兒童學家詹姆斯.多布森説:“許多人犯罪,正是教師從未嚴格要求學生,制止學生的不良行為,教會學生控制自己衝動的結果,而且這些學生一部分正是出於嬌生慣養的家庭。”從有利於青少年身心成長的視角來看,不進行嚴加管束,就是不負責任的教育。“請假如廁”無疑是一項有效的管束措施,有其值得讚許之處。

  有批評者認為,“管天管地,不管拉屎放屁”,上廁所是學生的生理使然,沒必要硬加這一道手續。其實不然,一個人的排泄需求有一定的生理規律,在身體環境正常的情況下,如果調節適當,就不會影響到正常生活和學習,更不會分享正常上課的時間。如果學生馬大哈,在課餘時間沒有解決好生理需求,上課時難免要上廁所。這不僅耽誤自己的學習,也可能影響其他同學聽課,甚至干擾教師講課,于已於人都有損失。由此可見,入廁理應作為學校教學管理的題中應有之義,更是學生在課間應該打理妥當的“規定動作”。那麼,公眾對“請假如廁”這類學校管理制度,不妨報以寬容的微笑。(台灣網網友:張全林)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