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脫貧攻堅須堅決破除“等靠要”思想

2018年04月20日 22:14:00來源:台灣網

  當前,黨中央國務院把扶貧開發提到戰略全局高度來謀劃、部署和推進,扶貧開發面臨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對於貧困戶,從中央到地方都出臺了諸多惠民幫扶政策,“一對一”結對幫扶的舉措更是旨在從實際出發,從根本上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然而在脫貧攻堅具體工作中我們發現,不少貧困戶卻因此滋生了“等靠要”的懶惰思維,不但沒有把黨和國家的關懷化作改變貧窮落後面貌的動力,反而不思進取,指望通過政府的救濟躺在“貧困戶”的名頭上睡大覺。此類思想是十分可怕的,這種嚴重的依賴思想,不但使黨中央脫貧攻堅政策的執行受到阻礙,徒增了精準扶貧工作的壓力,還使得這部分貧困戶不再主動創新謀路子,即使得到幫扶,也是治標不治本,致使脫貧致富之路遙遙無期。

  要想破除“等靠要”思想,思想扶貧很關鍵。此類“等靠要”思想産生的原因,一是現在的政府政策對弱勢群體十分照顧,特別是現在精準扶貧政策大背景下,相應的幫扶力度進一步加大,難免使個別部分貧困戶有了惰性,思想上出了問題,想不勞而獲;二是個別貧困戶因為懶散慣了,害怕走出“政策”無法在社會立足,失去了正確面對工作和生活的勇氣,甚至可能害怕因為脫貧失去了政府的各種補貼和救濟而不去主動脫貧。所以,對這些思想出了問題的貧困戶,如果不有針對性的採取措施,在思想上進行引導和幫助,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顯然是不行的。

  要想破除群眾"等靠要"思想,必須下狠心,使真勁,動真格,不然容易滋生人人哭窮,人人爭當貧困戶不良風氣。個別群眾坐享其成,不勞而獲,甚至把爭當貧困戶、低保戶當成了一種榮耀,這種現象如果任由其發展,不但這些貧困戶越扶越貧,越扶越扶不起來,周圍的其他群眾看到不用勞動得到的“實惠”如此之多,還會産生很多不良的社會效應。所以,加大對"等靠要"的整治力度,從政策宣講、技能培訓、以實例引導方面入手營造健康的脫貧攻堅氛圍,是脫貧攻堅的根本。如果讓"等靠要"懶惰思想嚴重滋生,不僅起不到標本兼治的效果,反而給全面小康造成障礙。

  脫貧攻堅是黨和國家的政策,是扶貧幹部的責任,更是困難群眾的“家務事”。破除群眾"等靠要"思想,不僅是給扶貧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困難群眾也必須樹立以觀念落後為恥、爭當貧困戶為恥、懶惰為恥、等靠要為恥的思想認識,發揮主體作用,變造血為輸血。只有破除了"等靠要"思想,調動困難群眾的積極性,讓貧困戶脫貧路上不急躁、不埋怨,才能真正斬斷窮根,打贏脫貧攻堅戰。(台灣網網友:梓鈴星)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