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這個錢真不能省

2018年04月20日 22:10:00來源:台灣網

  一直以來,勤儉節約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不過有人似乎理解錯了它的意思,認為不花錢就是節約。如果只是對自己苛刻,倒也罷了,頂多是個吝嗇鬼,但若是指望“人人為我”,盡幹些偷雞摸狗之事,麻煩可就大了。

  近日,江蘇蘇州。一男子覺得去北京車票貴,便買一南京車票,列印“北”和新票價的藍色“補丁”粘上。其進站時被實名驗證工作人員攔下。未來半年,鐵路部門將對其禁售車票。

  這件事,表面上看上去只有鐵路部門是“受害者”——畢竟有人為了“省錢”,通過一些“手段”進行逃票,如果成功了,會給鐵路部門的運輸收入帶來一定的損失。但仔細分析,就會發現,其實給這類不守規矩的行為“買單”的,是我們所有人。

  眾所週知,在乘坐火車的過程中,我們在實名制驗證口、檢票口、列車上、出站口等地方都需要出示車票接受鐵路工作人員的查驗,也早有人吐槽這些行為是多此一舉、增加運輸成本、浪費時間。這樣的道理,鐵路部門會想不到麼?只是逃票的人太多,逃票方式五花八門,為了避免遭受更大損失,不得已設置了“重重關卡”。其實,如果人人自覺買票乘車,又有誰願意自己給自己找事做,強行增加工作量呢?把這些時間精力放在如何提升服務品質上,豈不美哉?

  其次,每列火車都有自己的最大載客量,一般情況下,我們可以通過車票的發售情況確認列車是否超載。但是逃票的人該如何統計?如果逃票的人太多,使得列車嚴重超載,從而大大增加了列車的行車安全隱患,甚至最終引發嚴重事故,這個責任誰來負呢?

  事實上,自5月1日起,鐵路部門將實施新的規定:擾亂鐵路站車運輸秩序且危及鐵路安全、在動車組列車上吸煙等行為,180天內不得乘坐火車。這下想要逃票,可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了,為了佔一時的小便宜,整整半年都不能乘坐火車,損失不可謂不大。不過這項規定看似“無情”,實則是為了保護絕大多數人的利益。

  同時也希望鐵路部門不要讓這項規定停留于紙面,堅決付諸行動。而我們作為乘客,也需要從自身做起,杜絕逃票等各種不文明行為,共同創造一個和諧的乘車環境。(台灣網網友:赤松子)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