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大門越開越大展現一個大國的自信

2018年04月12日 15:42:00來源:台灣網

  “我要明確告訴大家,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習近平主席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主旨演講中的這句話擲地有聲、令人鼓舞,充分展現了一個大國的自信。

  撫今追昔,讓人為開放包容、日益強大的中國歡欣鼓舞。翻開中國的近代史,我們看到的是閉關鎖國,我們看到的是積貧積弱,西方列強用堅船利炮敲開了中國的大門,我們被迫簽訂了一系列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開放通商口岸、割地賠款。可以説那時的開放是被動的,是屈辱的。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改革開放政策如春雷般響徹華夏大地,如春風般吹遍大江南北。今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40年風雨兼程、40年春風化雨、40年碩果纍纍,中國的改革從經濟領域擴展到政治領域,進而到新時代的全面深化改革,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各個方面,改革範圍之廣、改革力度之大、改革成效之巨都是空前的。

  改革開放這條強國之路必須堅定不移地走下去。這是中國順應歷史前進邏輯、順應世界發展大勢的必然選擇。世界變成了“地球”村,世界是平的,世界經濟深度融合、深度互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只有開放合作,才能互利共贏,那種冷戰思維、零和博弈的思維已經過時,封閉僵化只有死路一條。

  敢於説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中國是有足夠底氣的。習近平主席説,中國人民勇於自我革命、自我革新,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斷革除阻礙發展的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端,充分顯示了制度保障的強大力量。中國人民敢闖敢試、敢為人先,擁有強大的進取精神,蘊藏巨大的創新力量。正是13億多人民擁有銳意改革、勇於進取的精神品質,中國人民才有信心和底氣打開國門搞建設。

  打開國門搞建設也是承擔大國責任、作出中國貢獻的體現。從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到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從應對亞洲金融危機和國際金融危機到參與國際維和、國際救援,中國作為負責大國的形象更加豐滿、更加突出。正如習近平主席所説,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

  打開國門搞建設,中國為世界貢獻了自己的方案。習近平主席在博鰲亞洲論壇上宣佈了改革開放的重大措施,比如大幅度放寬市場準入、創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資環境、加強智慧財産權保護、主動擴大進口,這些開放措施針對性極強、力度空前,表明瞭中國銳意推進改革開放的巨大誠意,表明瞭中國願意在實際舞臺上發揮積極作用、作出更大貢獻的雄心和壯志。

  開放的中國充滿自信,開放的中國充滿朝氣,開放的道路越走越寬。(台灣網網友:楊峰)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王鑫]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