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宋清輝:中國博鰲論壇讓世界認識開放重要性

2018年04月11日 09:39:00來源:台灣網

  當前,雖然世界經濟環境較之前已經有所改善,但由於美國這一重要的不確定因素,再度令世界經濟發展前景的迷霧蒙了一層紗。在中美外貿關係針鋒相對之時,也許,著急實施貿易保護美國總統特朗普只會將重點放在自己的推特上,而忽視博鰲論壇為世界帶來的驚喜。

  創新開放這一關鍵詞不僅是今年博鰲論壇的關鍵詞,也是中國改革發展的關鍵詞,更是中國希望全世界今後共同發展的重要關鍵詞。中國之所以能夠在改革開放尤其是改革開放後期實現快速、有品質的發展,和不斷開放、不斷對外交流合作、不斷創新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對外開放,是機會成本的抉擇,必然會有陣痛。我國的對外開放並非一帆風順,民營企業的興起、外資的進入,對我國當時的生産生活方式産生了不小的衝擊,企業破産、職工下崗等副作用令人對改革開放産生了恐慌。但也正是在這種衝擊下,我們才能在這種全球分工的大環境下,了解我們能做什麼、探索我們會坐什麼、研究我們敢做什麼,找到我們在不同時期的定位和所扮演的角色。也正是因為如此,我們才能在改革開放的最初的陣痛期之後開始快速發展,才能進一步推動開放,逐步從曾經世界工廠的中國製造,逐步發展成為雙創浪潮下的中國智造。

  亞洲的發展,不僅需要各國之間的相互合作、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實現亞洲各國及地區之間的相互對外開放,還需要“一致對外”來尋找更多的發展機會,實現亞洲這一龐大經濟體的對外開放和對外合作。在對外開放的過程中,各國和地區都會必不可少地遭遇各種折磨和打擊,勇於面對這些挫折會發現這种經歷是一種發展的財富,恐慌這種挫折會導致國家拒絕發展並“閉關鎖國”。

  雖然亞洲各國在“一帶一路”倡議以及達成的各種協議下,展開了各式各樣的合作交流,但在全球發展的大環境下,這些交流還需要進一步深化。這要求亞洲各國需要以合作共贏為目的,在創新思維的驅動下,擯除貿易保護的非市場化惡習,推動進一步的對外開放,加強各種形式的多邊經貿合作,為各類交流合作構建開放的市場環境,設立新的交易秩序,以此來實現更有深度、更有廣度、更有契合度的合作,在産業、經濟、交流中不斷創新。這不僅是此次博鰲論壇要做的事情,還是全亞洲未來的重要工作。

  雖然博鰲論壇在中國舉辦,但中國在博鰲論壇中的角色並不是一個領導者,而是一個在世界發展過程中勇於擔當的參與者。就如世界上絕大多數企業都喜歡提及的“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完美的團隊”一樣,因此中國將繼續堅定不移推進經濟全球化、堅決反對貿易保護主義。中國敢於直面自己所存在的困境、敢於直面遇到的難題、敢於充分利用一切機遇,與合作夥伴一道應對一切挑戰,從而引導經濟全球化走向。因此博鰲亞洲論壇不僅是屬於亞洲的論壇,更是屬於全世界的重要論壇。

  當然,來到中國參加博鰲論壇,自然表明這些國家所站在的立場是信任中國的,也就是説除了會議本身的意義外,我國還將在外交、外貿等方面再取得一定的成果,有助於我們在與美國繼續的針鋒相對中、在全球化的立場上站在更為主動的位置,這也是我們所期待的。(作者係著名經濟學家、台灣網特約評論員宋清輝,著有《一本書讀懂經濟新常態》等書)

[責任編輯:李傑]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