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在變化中感受鐵路春運暖人心

2018年03月12日 13:51:00來源:台灣網

  時代在變,環境在變,春運在變。但很多人對多年前春運的回憶都無法忘懷。那久久排隊的等候、擁擠不堪的人流、肩扛大包小包的旅客、隔窗相望的送別、一路大聲小聲的叫賣等等。所有這些無不折射出那時太多的心酸、無奈與落魄。

  如今,回家的心情沒有變,路途的終點沒有變,但從買票開始一直到推開家門的那一刻,很多細節都已猶如雲泥之別:購票便捷了、歸途舒適了、家更近了。從那時“慢如牛”的普通列車到現在的高鐵;從那時的“一票難求”到現在的“再也不用久久排隊”的網際網路購票;從那時緩慢的人工檢票到現在以秒計算的人臉識別;從那時的車廂裏水泄不通臟亂不堪到現在的乾淨整潔、無座乘客大量減少;從那時的“忍饑挨餓”到現在的“網路訂餐”;從那時的“進站長龍”到現在的“刷臉進站”;從那時的購票怕錢丟到現在的“微信購票”等等。這些變化無不體現了鐵路這些年改革的成果,服務不斷向更加精細化、科學化、智慧化的常態模式轉變,併為百姓出行帶來了全新的體驗。

  2018年春運已近尾聲,從各方面反映的數字看,體現更多的是科技元素的增加。如:採用中國標準的“復興號”動車組設有智慧化感知系統,並建有強大的安全監測系統,全車部署了2500余項監測點,能對走行部狀態、軸承溫度等進行全方位實時監測,全列可充電,能WIFI上網,為旅客提供了更安全、更快速、更舒適的出行保障。有人形容乘坐高鐵就像進了‘咖啡店’”,那就是——舒服。這一系列新舉措、新理念,也為春運“走得了”到“走得好”提供了有力保障。

  春運年年有,歲歲有不同。今年的春運,沒有了過去那種焦慮與糾結,雖然仍有個別吐槽聲,但鐵路暖心的變化讓百姓有了更多的感謝,人們相信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增強和中國鐵路的發展,“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挂雲帆濟滄海”將成現實。(台灣網網友:韓世鑫)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王鑫]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