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春運四十年讓全家福變得更“全”

2018年03月05日 15:56:00來源:台灣網

  每個春節,都是闔家團圓的重要時刻,而照全家福也成為刻印春節記憶的必選動作。家族大了、家人多了,分散的區域也就廣了,每個家庭能夠歸鄉的日期受各種因素限制,可能無法統一,全家福的拍攝難得能找到一次人齊的日子,略顯殘缺遺憾。

  “媽,我沒買到回家的車票,節後再回去看您”,“爸,我火車晚點了,您不用在車站接我”,這些在現實生活中出現的場景,看上去有心酸,也有無奈,更有不甘。無論相距多遠,回家總是最由衷的心願,無論相隔多久,擁抱總是最真摯的告白,能夠讓不常陪伴的家人,在全家福上看見自己的身影,那也是好的。

  為了讓百姓能夠順利回家,與親人擁抱,在全家福中露臉,作為春運載體的鐵路轉變了、成長了、成熟了,有著如同人類一般,“四十不惑”的沉澱與收穫。

  四通八達、加密加細的路網建設,讓遊子與家之間的連線從過去的單條虛線,變成多條實線。而在一條條實線上,出現了高效快捷、舒適方便的高鐵大軍。過去可能需要花費幾天的旅程,如今花上一天,甚至幾個小時就可以到達。多重線路與極速高鐵搭配出的回家套餐,讓旅客收穫滿滿的幸福,也給予全家福更多“全”的可能。可以選擇的出行方式多了,能夠滿足的百姓基數大了,也就有更多的全家福可以變得更“全”。

  每張全家福體現的,不僅是家人的變化,更折射出社會的變遷。門前的小石臺、房外的小院落、家中的小飯桌,這些都曾是全家福中的主題元素。翻看照片,門前的馬路更寬、房外的院落更大、家中的裝飾更多,百姓的生活愈來愈好。團聚不再困難、出行變得輕鬆,過去照片中被父母握著的手,如今牽著父母、領著孩子,全家出遊感受山水的唯美與靜謐,體會親情的溫度與美好。全家福的背景從家鄉故土變成名山大川,倚靠肩頭的臉龐有的蒼老、有的稚嫩,卻都笑的無比燦爛,因為有家人的地方就是心意歸屬的地方。

  春運四十年,讓百姓全家福變得更“全”了,卻也有很多鐵路人的全家福顯得不那麼“圓滿”。遺憾無法與家人團聚,欣慰可以讓更多人團聚,鐵路人全家福中殘缺的一角演繹著另一種堅守之美。

  春運四十年,全家福從黑白變為彩色,人數從十幾人變為幾十人,增長的不止是新家人,更有多年未歸的老面孔。春運四十年,鐵路從傳統更多地變為傳承,發揚著“人民鐵路為人民”的深切情懷,變化的不只是舊模樣,更有以民為先的新境界。(台灣網網友:朱泓)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王鑫]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