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鐵路大數據是旅客美好出行體驗的“晴雨錶”

2018年02月28日 10:44:00來源:台灣網

  記者從中國鐵路總公司獲悉,2月24日正月初九,全國鐵路發送旅客1162.5萬人次,同比增加119萬人次,增長11.4%,全國鐵路節後春運客流持續高位運作。(中新網 2月27日)

  人們對家的眷戀情結有很多,春運回家過年便是不可缺席的一個。從改革開放到現在,這個數字從1979年的不到1億人次,到今年的直逼30億,年復一年的大數據疊加,與日俱增的選乘認可,讓春運不僅成為人們歸家的溫暖之路,更感受到了鐵路發展的前進步履。今年鐵路部門“平安春運、有序春運、溫馨春運,讓旅客體驗更美好”承諾的秉承與實踐,是對“交通強國,鐵路先行”部署的貫徹落實,同時亦滿足了廣大旅客鐵路運輸服務的殷切希冀,這是鐵路的擔當與承責。

  今年的鐵路智慧化亦讓春運更具新意,面對春運客流井噴式增長,鐵路部門在提升旅客出行體驗上謀全計、下足功。綜合旅客出行購票難的痛點,攻破技術壁壘,拓寬12306系統的票務服務承載力,單日售票能力從一千萬張提高到了一千五百萬張,高峰時段一秒可以售出近七百張票。在購票流程中加入“異步交易排隊”技術,亦有效抵制了“黃牛黨”對購票秩序的擾亂。2017年9月,中國標準動車組復興號投入運營,實現了最高運作時速350km/h的跨越,中國高鐵跑出了中國速度,讓高鐵公交化成為觸手可及的便民出行新常態。刷臉進站、微信購票支付、列車訂餐服務升級等更加便捷豐富的體驗,滿足了旅客出行的個性化需求,讓回家的路不再遙遠。

  鐵路發展是國家經濟發展的大動脈,鐵路作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的一員,國家經濟社會責任也是其肩負的重要使命。所謂“人民鐵路為人民”正是因為有這種使命感和責任感,才有了鐵路對於服務的不斷創新和改革,在緊跟時代步伐的同時,不斷引進先進的資訊化技術,為老百姓的方便出行而努力,為交通強國的夢想而努力。

  鐵路春運大數據,是旅客美好出行體驗的“晴雨錶”,鐵路應用不斷的進步與創新,惠澤旅客、服務百姓,助力人民出行體驗更美好,相信這張“晴雨錶”將一直灑滿陽光。(台灣網網友:郭靖)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趙靜]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