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從春運之淡看鐵路發展之變

2018年02月28日 10:00:00來源:台灣網

  春節過後,很多人又踏上了遠方的征程。很多人覺得,似乎今年的年味兒變淡了,年前商場集市上沒了以往的瘋搶,車站售票大廳變得有些空蕩,甚至很多人都不回家過年了。真的是團圓的思念淡了嗎?還是年味拌進了尋常日子的每一天裏了呢?

  離家更近,鄉愁就淡了。密集的鐵路線,加快了城鄉一體化、縮小了區域經濟差距,讓奮鬥不再只能選擇背井離鄉。隨著近年來我國鐵路運輸網路的不斷完善,鐵路運營里程的持續延伸,使我國各個地區的交通越發便利起來,特別是高鐵的快速發展,各個城市發展的經濟圈、經濟帶,時刻改變著沿線居民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帶動起各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共同富裕,實現了地區間人才與物資的快速流通和優勢互補,加密的鐵路運輸網路,使人們離家更近了,沒事兒就能回家看看,鄉愁也就淡了。

  春運體驗更美好,迫切的心就淡了。以前,回家的車一坐就是一宿,輾轉難眠將思念無限的放大。如今,高鐵開到了深山裏、雪原下,回家的路途變短了,急迫的心也就放慢了。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些年,春運的感受在不斷刷新。從徹夜排隊買票到線上購票選座、從嘈雜混亂的候車室到“刷臉輕鬆進站”、“智慧導航”以及舒適按摩座椅、從擁擠不堪的車廂裏到整潔寬敞的高鐵列車上、從泡麵火腿腸到高鐵自主訂餐等等,這幾十年間,人們深切感受著鐵路部門的飛速發展所釋放的紅利。回家的路越來越輕鬆,路途變成了旅行,美好的體驗沖淡了回家的迫切。

  團圓更便捷,期盼感就淡了。“四縱四橫”的高鐵網的提前收官,讓人們對於傳統文化有了更新的表達方式,對孝老敬親也有了更多樣的選擇。春節“反向過年”或者攜家人一起出遊,感受不同地域的風光風俗已經成為現如今更多人的選擇。有家人在的地方就是家,快速便捷的交通,滿足了快節奏時代人們的出行需求,並且給人們提供了更多的團圓方式。還有電商跟高鐵的密切合作,讓年貨隨著指尖一點就輕鬆到家,商場裏少了往年年貨密集採購,火車上少了手拎肩扛的大包小裹,多的是回家的從容和實在感。

  “年味”變淡了,親情卻更濃了。春運在年復一年的變化中,讓人們看到了鐵路建設發展為人們便捷出行所釋放的“紅利”和提供更美好春運體驗的初心。在春運這面鏡子裏,折射出鐵路不斷推進和改善的民生建設,春運變遷的腳步不會停下,改善民生的進程也不會停滯,人們期待品味更具有時代感的“年味”。(台灣網網友:吳金潞)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王鑫]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