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家國網聚】別因春運“馬大哈”壞了回家的好心情

2018年01月30日 15:17:00來源:台灣網

  2018年1月25日12時50分左右,一名30多歲的張姓男子找到濟南鐵路公安處濟南站派出所民警稱自己的背包在通過安檢機器後找不到了。在詳細詢問後,民警得知:張先生進站後其將自己隨身攜帶的單肩背包放入安檢儀安檢,但在安檢儀出口處其發現自己的單肩背包不見了,包內有6500元現金、銀行卡購物卡數十張以及重要的資料。(1月29日新華網)

  春運臨近,火車站客流量不斷增加,隨之增加的還有不少“馬大哈”。北京火車站每天都會發生數十起“馬大哈”丟包事件(北京電視臺),從呼和浩特乘車的包女士達到目的地後因疏忽大意將自己攜帶的錢包遺落在車上(中國交通線上),這一起起“馬大哈”丟包事件不僅嚴重影響了自己的行程,還給公共交通部門帶來了麻煩。

  其實,隨著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出行“心不在焉”丟東西不僅成了一種“常態”,更成為了一種社會現象。在春運這個高峰時期,出行“丟三落四”的現象更加普遍,通過一起起粗心丟東西事件我們了解到,這些“馬大哈”粗心丟的物品多為身份證、戶口本、手機、錢包、筆電等放在小包國內的重要財物,一旦丟失對自身的影響極大,因此,不得不讓我們注意。

  在筆者看來,造成這種“粗心病”的原因也不是單一的。漫長的旅途讓乘客放鬆了對貴重物品或孩子的看管意識,或是為了下車抽煙,或是忙於玩手機,在加之出行密度較高,大家都忙於趕車檢票、安檢,疲於奔波很大程度上耗費了旅客的注意力,因此才會造成“馬大哈”丟東西現象頻發。

  粗心“馬大哈”年年有,年年各類廣播、電視、新聞媒體也都報道提醒了,但每每節日臨近“馬大哈”丟東西事件依然頻頻發生。那麼該如何較少這類“馬大哈”丟東西事件呢?一方面,要真正讓乘客清楚地認識到,出門在應外謹慎細緻,畢竟慌亂粗心“煩惱”的不僅是自己,還將是他人。另一方面,鐵路等運輸部門要加強對旅客的出行提示,在自動取票機、安檢處、進出站口、候車室以及車廂內等重點區域張貼警示標識。此外,社會現象的形成絕非一日之寒,而想要徹底解決問題,還需要社會各方共同發出倡導,從根本上補漏“心洞”,營造出行細心的氛圍。

  春運將至,回家是喜悅的。千萬別因粗心丟東西而影響了回家的愉悅心情。(台灣網網友:彭亮)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王鑫]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