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要讓“民工探親房”成為“牛郎織女”標準福利

2018年01月24日 16:05:00來源:台灣網

  本月19日一整天,西城區環衛中心一隊職工許陳林都沉浸在喜悅中。妻子要從江蘇徐州老家趕來探親,隔天晚上就到北京。妻子的這次探親,許陳林比哪次都高興,因為他從單位申請到了一間“探親房”,10天內免費住,這意味著,兩口子不用再花高價去外頭住旅館了。這也是西城區環衛中心一隊首次向職工推出“探親房”福利,常年不能回家的外地職工可以優先申請。(1月23日《北京日報》)

  在北京市西城區工作的外來人員,不僅是老家徐州的陳林享受到了“探親房”的福利,在這個區很多企業務工的人員,都能免費使用“探親房”。如今在當地工會的主推之下,在當地工會的倡導之下,企業紛紛想方設法建設“探親房”。

  在日常工作中,西城區工會發現,在當地打工的外來人員很多,前來探親的外來人員家屬也不少。然而,來到北京之後,他們的團圓遇到了困難。有的是讓工友“臨時換個地方”,騰出房間夫妻團圓。有的是,到街頭旅館度過“團圓的時間”。

  異地夫妻,團圓一次不容易,本來是一件高興的事情,卻成為了“嘆氣的事情”。在簡易的工棚裏團圓,環境惡劣,還影響了其他工友,想説的話兒不能説,只能是“話到嘴邊又咽下”,讓夫妻團圓變得十分尷尬。在街頭的旅館裏“度蜜月”,環境雖然好點了,但是這筆開支對於務工人員來説,也是不小的負擔。而且一些小旅館環境複雜,可能引發一些社會治安事件,讓異地夫妻們膽戰心驚。

  異地夫妻的團圓如何實現?北京市西城區工會組織經過思考和調研,決定“逼著”企業承擔責任。他們專門發出通知,要求企業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建設“探親房”、“夫妻間”。為了確保“探親房”、“夫妻間”的環境能夠滿足需要,還制定了一個標準,房間必須在15平方米以上,必鬚生活用品齊全。

  具體來説,採取的辦法是,鼓勵企業對現有場地進行改造,利用企業存有的空房子進行改造,或者是租賃附近商家的商業租賃房屋進行改造。同時,西城區還建立了一套推廣獎勵制度。區、街、企業三級工會的經費均可用於購買“探親房”基本生活配備,如被子、枕頭、鞋架等;建立“探親房”5間、集中服務10人以上的企業,工會出錢配備洗衣機和空調等設施。安置10人以上的基層工會將獲得西城區總工會的評優獎勵。

  外來人員為了企業的發展,為了城市的闊步,付出了辛勤的汗水,駐地城市應該把他們當親人。他們猶如牛郎和織女一般,過著兩地分居的生活,在難得團圓的日子裏,理應有一個“鵲橋相會”的地方。

  我們不妨讓“探親房”成為牛郎和織女的標準福利,將“探親房”制度推廣開來。(台灣網網友:郭元鵬)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王鑫]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