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推送“兩年前的新聞”,網路新聞亂象該管管了

2018年01月18日 18:42:00來源:台灣網

  連日來,市民丁先生每天都十分煩惱。他用了二十多年的移動手機號,于七八天前開始不斷被一個未知號碼騷擾,導致他的手機2小時內接到近400個電話,一天甚至接到5000個電話,工作和生活受到嚴重影響。經查詢,對方號碼屬聯通公司。他向警方和運營商反映問題,均被告知無法解決。(1月16日騰訊新聞頻道)

  起初看到這則新聞,就有點似曾相識的感覺。由於寫新聞評論,需要找到新聞源的紙質媒體出處,就進行了搜索。這一搜索發現了一個“驚天秘密”。原來,這則所謂的新聞並不是新聞,而是2015年7月—8月間廣泛傳播的一則新聞。

  新聞的原發媒體是《泉州晚報》,這裡也有新聞連結為證。(http://news.hefei.cc/2015/0714/025413715.shtml),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去搜索一下。新聞報道的是泉州當地的事情。《泉州晚報》刊發之後,由於這起事件觸犯了眾怒,而成為全國關注的焦點,當時,很多媒體都轉發了這則消息。

  我在想這樣一件事情。為何“兩年前的新聞”會成為今天的熱點?固然,這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是“一天接到5000個騷擾電話”很具有話題性。但是,更重要的原因則是目前網站管理的漏洞。

  這則“兩年前的新聞”被1月15日“繼續轉發”之後,又被另外一家網媒看中,又進行了轉發,直到在2018年1月16日,上了百度新聞的首頁位置,還專門加粗了字體,重點推薦。

  我們在這篇“舊聞”裏,看到使用的字眼都是“前天”、“昨天”、“今天”、“近日”這樣的説法,如果不是發現了這是一篇“舊聞”,很多讀者一定會認為這是最近發生的新聞。

  一模一樣的內容,一個字都沒有變。一篇“兩年前的新聞”何以成為了“今日重點”?往小了説,這給讀者提供了低劣的閱讀産品。往大了説,這就是新聞事故。

  需要追問的是,如此尷尬的情況何以出現?其實,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出現了“幾年前的舊聞”並不稀奇,也不僅是這一次,前段時間筆者就看到了不少。究其深層次的原因,就需要説説目前一些網路媒體的編輯問題。為了加快資訊採集的步伐,為了減少編輯開支,網路媒體流行起了“電腦編輯”,用電腦取代了人工,依靠的是抓怕技術等等。很顯然,“兩年前的新聞”再次出現在了網路媒體的首頁上,應該是機器抓怕惹得禍。

  這暴露出的其實是網路媒體的亂象。把“兩年前的新聞”進行推送,這樣的問題該有人管管了。(台灣網網友:郭元鵬)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