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跨入高鐵時代,文明“腳步”也需跟上

2018年01月15日 14:39:00來源:台灣網

  央視網1月12日消息:昨日,從蘭州開往上海的列車上,一女子因與丈夫吵架,致使列車停靠于寶雞南站時,突然攔在車廂門口,想阻攔列車發車。(1月14日鳳凰網)

  真是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扒住高鐵等老公”的事件還未平息,“報警讓火車等20分鐘”的消息也刷了屏,可就在1月11日,又曝出“女子與丈夫真吵阻攔高鐵發車”的新聞。高鐵遭遇“破窗效應”,似乎國人的素質被打上了一個大大“問號”。

  至2017年底,中國高鐵總里程達2.2公里,佔全世界高鐵里程的60%之多,已是名副其實的高鐵第一大國,而這與國家倡導的實現“高鐵強國”似乎還有一定距離。正如央視特約評論員楊禹所言:“這段距離就差在高水準穩定的高鐵文明。”

  事實上,由於無知,文明被建設遠遠落在後面的現象並不少見。行人、車輛爭搶紅綠燈;身居高層,隨意高空拋物;在一些高速公路上,有人視其為家門前的“方便路”,繼而大搖大擺地隨意穿梭;還有人將自家産的水果、從山上抓來的“野味”直接擺在路邊銷售......從側面上看,這也是規矩的執行不普遍不徹底導致。因此,面對呼嘯而來的高鐵時代,除了給安全知識普及提速外,也要給規章制度明確性和嚴肅性定位,讓人們意識到文明的底線不可逾越,法制的剛性不能觸碰。

  改革開放30多年來經濟在快速增長,社會在不斷進步,恰如從過去的蒸汽機車時代、電力機車時代再到如今的高鐵動車時代。生活在這個時代的每一個人,也正如搭乘在高鐵上的旅客,需要學習、了解適應與速度相宜的知識與文明規則。面對城市化快速推進,我們必須適應道路、信號燈等一系列城市文明;汽車保有量快速擴張,我們要遵守交規和駕駛文明;在日益方便快捷的自媒體時代,我們在自由表達傳播上,也應遵循不人身攻擊、不違背公序良俗、不違規違法的底線......

  “文明”的其中一種解釋是指社會進步,有文化的狀態。市場經濟初期,為了招攬顧客,在自家店前裝上音箱,高分貝地播放音樂或高喊叫賣,曾經十分時髦,如今可能面臨“噪聲污染”的投訴,不僅不“文明”,還可能“違法”。社會進步很快,文明可不能太慢。作為推動進步的火車頭,相關部門也不能只想著建設,而忘記了印宣傳冊。給聯通現代化硬體的百姓也裝上新時代行為習慣的軟體,讓文明深入人心,我們的社會才能成為一個文明的社會,我們才能實現真正的高鐵強國。(台灣網網友:粘孝康)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