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破解“快遞廢物”須政府加強管理

2017年11月28日 21:16:56來源:台灣網

  11月2日上午,全國人大常委會分組審議了關於檢查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實施情況的報告。多位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注意到快遞包裝廢棄物的問題,有的委員建議政府部門對這類新興垃圾的處理採取一些特殊的措施,要求快遞公司使用可降解的包裝材料,鼓勵回收、迴圈利用。(11月2日 澎湃新聞網)

  快遞,似乎已經成為了我們便捷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實現網上購物的橋梁是快遞,實現便捷速遞的方式也是快遞。它在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便捷的同時,其自身産生的大量包裝廢棄物也逐漸成為了一個嚴重的社會環境問題,要破解“快遞廢物”問題,筆者認為,政府必須主動擔責,強化源頭、過程管理。

  快遞是怎樣改變我們的生活的呢?電商對我們的購物方式産生著深刻地影響,因為它的網路化,我們可以隨時隨地在網路上購買我們需要的任何地方的商品。而這一切的實現都離不開“快遞”這個橋梁,於是,“收包裹”成為了我們生活中最為常見的一個行為。

  可是,中國郵政局發佈的《中國快遞領域綠色包裝發展現狀及趨勢報告》説,據不完全統計,去年一年我國快遞業共消耗了超過100億張的快遞運單,32億隻編制袋,68億隻塑膠袋,37億個包裝箱,3.3億卷膠帶。在快遞業迅速增長的背後,“快遞廢物”問題也在逐漸變得嚴重,運單、包裝、膠帶都是無法降解的、對環境有害的物質,而這些廢棄物有“圍城”之勢。

  筆者認為,時代在發展,快遞業的發展不能因為“快遞廢物”而停滯不前,但是它必須“轉型升級”,一改“廢物圍城”的局面,以全新的“環保”姿態更好地服務人民群眾的便捷生活。

  首先,要從源頭治起,建立限制生産和使用一次性用品制度,採取懲治措施從源頭上減少垃圾的産生,提倡獎勵精簡包裝、綠色環保包裝,讓不可降解的“廢物”産品不再有機會面世。

  其次,要加強過程管理,對快遞以及與快遞行業性質雷同的外賣等行業的包裝作出具體性規範,相關行政部門要積極引導、鼓勵甚至強制要求其使用可降解的包裝材料,建立起包裝的行業標準。(台灣網網友:唐蕾)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