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幹部下一線,服務到心坎

2017-09-28 15:52: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如何真正了解民眾情況、解決民眾實際問題、造福民眾,唯一的辦法就是幹部下一線。黨員幹部要下到一線,跟民眾近距離接觸,實地走訪,聽民眾之説、看民眾之況、解民眾之憂。要緊緊圍繞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始終堅持以“不怕沒政績,就怕沒民意”為行動指南,切實做好每一件事,護好群眾的每一分利。

  黨員幹部走訪基層,去到一線,將下村駐村做到長效常態化,這不僅拉近幹群距離,也是加強機關人員作風建設和能力建設“一線行”的體現。幹部下一線服務群眾,重點是從根本上改變機關作風,消除思想上的懈怠,用這種切實接地氣的方式,既能讓基層的聲音得到更完整的反饋,也能讓機關人員通過勞動找到自身存在的問題。“摸準機關的脈搏,找到存在的病灶,才能準確地對症下藥,消除機關的一些不良作風。”,“一線行”的人員不僅要解決基層幹部當下的重點工作和實際問題,還要認真搜尋自己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幹部下一線服務群眾是個契機,是為了讓機關人員徹底改變工作作風,提升整體素質,把機關的管理水準抓上去。

  幹部下一線,把黨的富民政策轉化為具體的行動方案,撲下身子,苦幹實幹,給群眾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變化。也許我們黨員幹部做的是一些小事,但是如此看來,小事真的不算小。我們共産黨人從來就特別注重從小事做起,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焦裕祿、孔繁森、牛玉儒這些都是時代的典範。不同時代,為人民服務的內容和方式可能會有所不同,群眾對領導幹部的要求可能也會有所變化,但是無論昨天、今天還是明天,有一點不會變,也不能改變,就是“求真務實、實抓實幹”,這已經成為共産黨人骨子裏的基因。

  近年來,我們的身邊也涌現出很多典範,我們應該怎麼向他們學習?聽報告、講體會是一種學習;向他們一樣深入到基層,為老百姓辦實事,到群眾中去,跟群眾打成一片也是一種學習,後者更為重要,更難能可貴。

  群眾看黨員、看幹部,關鍵不是看你説的怎麼樣,而是看你做的怎麼樣,“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黨員幹部還是要下高樓,出深院到一線,深入基層,到群眾中去,跟群眾打成一片。從一件件小事做起,切實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長此以往,肯定會有很大的變化。實現幹部下一線,服務到心坎的目標就會很快。

  如果問黨員幹部什麼時候最有成就感,我想就是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惠民政策得到實施,遇到的困難能夠得以解決。就像習近平總書記説的一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幹部下一線能夠長效常態化,那麼我們構建和諧社會,早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全民脫貧的目標都會儘快實現。(台灣網網友:祺仔)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