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是築就中國夢的基石

2017年10月17日 11:44:26來源:台灣網

  三尺講臺育桃李,一支粉筆寫春秋,九月芳菲,恩師難忘,不管一個人取得多麼值得驕傲的成就,都應該飲水思源,感恩自己的老師為他的成長播下最初的種子,感恩人生路上所有的啟蒙者、教導者、栽培者。

  教育工作者、醫務工作者是社會文明、穩定與繁榮的基石。一個人的成長最主要來自於家庭,但最終能深遠影響千千萬萬的家庭的人群是教育工作者。十年育樹,百年育人。一個“好”的老師和校長能影響改變幾代人,同樣“壞”的老師和校長也一樣。誇美紐斯曾經説過:“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一個人的力量個人是渺小的,但千千萬萬教師組成的教育隊伍對中華民族的振興是影響深遠的。中華民族自古以來都是尊師重道的民族。“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也説明老師在人們心中的份量。

  我國的教育工作是國家及整個民族的靈魂工作,關係到學生人格的健全及社會的發展。教育工作也和早日實現中國夢息息相關。習總書記曾經説過:“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涌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近些年來,我國教育發展的關注點和增長點主要集中在物質層面,教育優先發展主要體現在辦學條件改善上。這雖然反映了教育發展的客觀規律,但也由此形成一種客觀主義的教育發展觀,人們往往把教育發展落後和品質不高,歸咎於經費投入和辦學條件等客觀因素,忽視了人的主體作用,忽視了教育人力資源投入與開發。然而,提高教育品質、促進教育公平,最關鍵的還是人的因素,尤其是教師的素質、責任心和教學水準。教師承擔著最莊嚴、最神聖的使命。應時刻銘記教書育人的使命,甘當人梯,甘當鋪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導學生心靈,以學術造詣開啟學生的智慧之門。

  聯繫當下教師隊伍建設實際,教師專業發展不能窄化為專業知識和能力的發展,不能窄化為教育教學方法與能力的提高。廣大教師應在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方面,率先而為、模範踐行,做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與此同時,積極投身教育教學改革與創新,努力成為當代教育的創新主體。

  高素質專業化的教師隊伍既是人民群眾所期待的,也需要全社會的積極擔當和支援。教師職業群體數量大、類型多、分佈廣,與社會聯繫廣泛而密切。需要各級政府積極轉變教育發展方式和教育政績觀,將工作重心從前一個時期重在加大教育經費投入、改善辦學條件,轉向人的因素上來,充分信任、緊緊依靠廣大教師,將更多的錢花在人的身上,為教師隊伍建設提供強大的物力支援。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的成敗,事關民族之希望和復興之夢的實現。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教是學校老師之職,育是社會家庭之責,各司其職,相得益彰。(台灣網網友:邸澤鑫)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王鑫]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