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要吃出“廉潔味”

時間:2014-06-03 09:03   來源:台灣網

  明天起是端午“小長假”。一如八項規定實施以來的其他節日,昨天一早,中紀委官網發佈“清廉過端午——紀檢監察機關在行動”:開設舉報窗口,歡迎舉報公款購買贈送粽子等節禮的不正之風;實名曝光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查處的典型問題。(新京報網,2014年5月30日)

  端午節來臨,一陣強烈的整治之風也隨之颳起。從2013年起,清廉過中秋、清廉過國慶、清廉過春節,再到如今的清廉過端午,似乎每逢節假,紀檢監察機關便如臨大敵,採用各種手段防止濫發濫送。端午吃什麼?當然是粽子,以前過端午,不少單位都會用公費購買粽子“與民同樂”,如今在八項規定、反腐倡廉一系列政策的嚴控下,公務員吃粽子就只能自掏腰包。

  要説粽子有多貴,還真不貴。大部分粽子都是平民路線、低端價格,可口又物美價廉,相信很多群眾都是有購買能力的。可為何中央政府對單位、部門發放粽子的行為嚴厲打擊?筆者看來,還是在於少數單位以發放粽子為名,行奢靡浪費為實,以一己之私敗壞整個政府部門形象,給群眾留下了貪腐的印象。

  負面形象何以挽救?只能發動人民群眾。開通舉報直通車,查舉各種不正之風,發動群眾的力量與智慧嚴厲查處、整治違紀違法的行為,是確保清廉過端午的重要手段。紀檢監察部門在運用“組合拳”嚴防腐敗的同時,群眾也發揮聰明才智,讓幹部的貪腐行為在“火眼金睛”之下無處遁形。(台灣網網友:蕭存遠)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