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租房管理要接地氣

時間:2014-04-09 15:56   來源:台灣網

  雲南昭通市鎮雄縣6113戶申請到廉租房的家庭中,有不少開著寶馬車、有多處房産的魚目混珠者。近日,鎮雄縣委、縣政府嚴查嚴審,撤銷了3422戶不符合條件的廉租住房申請資格,並對兩名幫助過關的副局長給予撤職處分。(雲網)

  “開著寶馬住廉租房”其實並不算是新鮮事。2009年,上海開通居民經濟狀況核對系統,僅半年就發現4162戶家庭的申報家庭與實際狀況不符。

  廉租房是一項民心工程,也是一項德政工程,是為了讓城市低收入群眾滿足基本的住居需要,解決群眾的住房困難。然而,由於種種原因,部分廉租房落入收入並不低、住房並不困難的群體手中。這些人以低價騙取廉租房,再以相對高的價格出租,以公共資源套取私利。不僅傷害了困難群眾的住房權益,也敗壞了社會風氣。因此,在嚴厲懲處違規當事人的時候,更要思考如何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雪中送炭”變成了“錦上添花”,導致這種問題出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就是“高冷”的廉租房管理機制,單純的依靠政府主管部門審核決定。資訊共用制度不健全,審核把關不嚴,公示走過程,管理不到位,退出憑自覺自願,主管部門力不從心,普通群眾無法參與;導致一些人隱瞞收入,偽造證明,騙取租賃資格;更有甚者,腐敗分子和利益群體勾結,欺上瞞下,以權謀私。而這些人即使被查出,除了接受媒體和公眾的道德譴責,幾乎不用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巨大的尋租空間、高昂的價值回報、無代價的犯罪成本,使廉租房成為一些人眼中的“香餑餑”。

  因此,要杜絕這種“開著寶馬住廉租房”的不良風氣,就必須建立和完善“接地氣”的廉租房管理體系。健全廉租房的準入、管理和退出機制,建立申請者的資訊共用平臺,完善群眾監督舉報機制,嚴格核實租住者的家庭財産和收入狀況,並在其租住的整個過程中,依法對其進行有效的監控;同時,加大對違規違法者的懲處力度。只有讓廉租房租住的全過程在陽光下運作,才能讓犯罪分子既無機可趁,也不敢頂風作案;從而讓廉租房恢復本來的面目,發揮它應有的作用。(台灣網網友:周文鬱)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