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運,不僅僅是鐵路的事兒

時間:2014-01-24 16:18   來源:台灣網

  隨著春運的臨近,票難求的焦慮、恐慌再度讓回家的人們那顆心變得躁動起來,首到其衝的是鐵路部門,任你如何惠民,一舉一動都難免引來一片討伐之聲,似乎在公眾眼裏,春運就是鐵路的事兒。(1月21日 中國網河南頻道)

  一到春運,各種各樣的鏡頭齊刷刷聚焦鐵路部門,黃牛、排隊、一票難求、晚點等眾多熱門詞彙一躍登上網站榜首。

  相對於公路和航空,鐵路運輸受惡劣天氣的影響相對較小,因此更多的旅客會選擇乘火車返鄉。鐵路部門積極“開動腦筋”,合理安排,科學調度,一方面強化安全措施,確保鐵路設施、線路的安全暢通,一方面加強便民服務,保證旅客在購票、候車、乘車中感受到體貼的服務。

  運輸市場除了鐵路,還有公路、空路、水路等多種交通工具,每年春運各種交通工具都趁機漲價,但鐵路沒有。為了跟上當今時代社會發展的節奏,鐵路部門開展了電話、網路、自動售票機等多種購票方式來滿足旅客的需要。有人還説,網路、電話訂票是對不會用網路的農民工不公平,但是,如果更多的人學會網上及電話訂票,那在售票窗口排著長隊的農民工們是不是就可以節約很大一部分排隊的時間了呢?

  還有網友提出“站票半價”的觀點,試問這個觀點的可行性,首先清查座位、站與坐的乘客區分、中途清理等等一系列因此而産生的工作量,誰來承擔?再次,如果站票半價的話,很大一部分旅客會覺得站票便宜,先買站票,客流不大的情況下,站票都賣完了,座票還未售出幾張,那購買站票的旅客們會不會放著眼前的空座不坐呢?這樣又何以有站票坐票價格區分呢?

  現今,鐵路部門在改善運輸條件及能力方面投入巨大,隨著越來越多動車、高鐵的開行,實名制、網路售票的實行,不僅方便了旅客的旅行生活,拓展了購票渠道,也有效阻斷了黃牛黨的猖獗。

  春運是個難題,可是我們也看到了鐵路部門為解決這個“難題”而付出的努力,春運不僅僅是鐵路的事兒,更是要靠各行業的努力,但也需要廣大人民群眾更多的理解和支援。(台灣網網友:周麗娟)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