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參拜靖國神社 是對中國和世界的挑釁

時間:2014-01-24 09:45   來源:台灣網

  安倍執意參拜供奉有二戰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是對中國人民的挑釁,也是對二戰後形成的國際格局的挑戰,勢必遭到包括兩岸同胞在內的一切愛好和平人士的堅決反對。這是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1月15日上午舉行例行新聞發佈會,由新任的國臺辦新聞局長、發言人馬曉光主持並回答記者問時所表示的。

  2013年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參拜靖國神社,中方對此提出強烈抗議和嚴厲譴責。靖國神社一直以來都被國際認作是歷史上日本對外侵略擴張的精神支柱,其中更是供奉了14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甲級戰犯,以及數千其他戰犯。安倍當天身著黑色正裝,係銀色領帶,在當地時間11時30分左右進入靖國神社。這是繼2006年時任首相小泉純一郎後,日本再次有在任首相前往參拜。

  靖國神社,供奉被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定罪的東條英機等14名甲級戰犯牌位,他們是給人類帶來空前文明浩劫、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發動者和加害者。因而説,作為軍國主義精神工具和象徵的靖國神社,實際上是供奉著二戰期間一批戰爭罪犯,這些罪犯的身上和手上都沾滿被侵略國家人民的獻血,這些罪犯罪大惡極,十惡不赦。而日本領導人參拜靖國神社是對遭受日本軍國主義鐵蹄蹂躪過的亞洲人民感情的極大侮辱和褻瀆。日本首相帶頭參拜靖國神社,實際是對是對中國和世界人民的公然挑釁,也是對二戰後形成新的國際格局挑戰。所以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容忍日本政府要人去參拜靖國神社,如果忘了過去,就意味著背叛。

  1894年日本挑起中日甲午戰爭,其後中國戰敗,清廷向日本求和。1895年日方提出了苛刻的議和條款,清政府只得接受,與日方簽署了《馬關條約》,其中明訂把臺灣割讓給日本。然而,日本接手臺灣的過程並不順利,因為不甘束手就擒的臺灣民眾發起了大大小小的防守戰事,日本花了近半年時間才佔領全臺。由此可見,當年兩岸民眾都遭受了日本軍國主義鐵蹄的蹂躪,尤其臺灣地區還淪為日本殖民地,所有這些我們是永遠都不能忘記的。

  就在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參拜靖國神社26日當天,外交部發言人秦剛就安倍參拜靖國神社發表談話時表示,中國政府對日本領導人粗暴踐踏中國和其他亞洲戰爭受害國人民感情、公然挑戰歷史正義和人類良知的行徑表示強烈憤慨,向日方提出強烈抗議和嚴厲譴責。

  與此同時,臺灣當局馬英九日前在Facebook上發言稱,身為中華民族一分子,對日本首相參拜靖國神社這種不顧鄰國歷史傷痛的行為難以理解,何止失望而已。

  同時我們看到,韓國、朝鮮等亞洲和世界一些國家對安倍參拜靖國神社憤怒譴責安倍參拜靖國神社罪惡行為,就是他的主子美國對他參拜靖國神社也表示不滿,美國《華爾街日報》發表文章説,分析人士一致認為,安倍參拜靖國神社的舉動將導致日本同鄰國關係進一惡化,安倍此舉也可能損害日本與美國之間的關係,美國對執迷于歷史問題的安倍晉三感到非常失望。

  首相是日本總理行政事務的長官,首相參拜神社顯然是違反日本國憲法所規定的“政教分離”原則的。安倍參拜靖國神社的行為不僅不是首相的責任,反而是違憲的行為。安倍撇開重振復興與國際貢獻,把參拜靖國神社作為責任和使命,實際上正在打開潘多拉的盒子,讓東亞從此難以安寧。安倍説參拜是為了“盡到首相的責任”。可是包括日本國憲法和法律在內,沒有任何一條法律給予了首相參拜罪犯的責任。而且,戰後日本首相不能參拜靖國神社,在日本國內有也有明確的法理依據。

  《日本國憲法》第20條第3項及第89條明確規定了“政教分離”的原則,並在第二十條第三款規定“國家及其機關不得參與宗教教育及任何形式的宗教活動”。中曾根康弘以首相身份于1985年參拜靖國神社的行為曾遭到違憲起訴,1992年福岡高等法院判決中曾根康弘作為日本首相的參拜行為違憲,同年大阪高等法院也判決這一行為違憲。在靖國神社問題上,不僅有總理大臣曾被判決違憲,亦曾有地方行政首長被判違憲。從這裡可以看到,安倍參拜靖國神社的行為不僅不是首相的責任,反而是違憲的行為。根據日本的多次司法判例足以認定安倍參拜靖國神社是在明確地違憲。

  安倍參拜是在向世界宣示日本美化侵略戰爭的立場。這是堅決不能允許的。歷史堅決不能倒退,安倍非常不負責任日的參拜,將使日本在國際社會愈發孤立,不得人心。要知道,安倍的參拜行為影響極其惡劣,是對中國和世界的公然挑釁。兩岸中國人和世界各國絕不會答應,必將使日本孤立於國際社會。(台灣網網友:趙虎啟)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