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增進互信必須旗幟鮮明反“臺獨”

時間:2014-01-24 09:52   來源:台灣網

  最近,中國駐美使館參贊馬國梁指出,兩岸政治分歧是回避不了的客觀存在,應該不斷增進互信,先易後難去解決。在處理兩岸關係存在的分歧時應該從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出發,堅持反對“臺獨”,才能不斷增進互信,鞏固深化和平發展的成果。

  兩岸本是一家人,只因為60多年前的那場內戰,才使得東海那短短的海峽將兩岸民眾割裂開來,很多臺灣同胞遺憾終身,不能返回故里。現在臺灣民進黨看來,仿佛只有支援“臺獨”的自由,沒有反對“臺獨”的自由,這是極不對的,必須指出,這種不符合兩岸民眾願望、又背離兩岸民眾意願的惡習必須擯除。

  過去五年,兩岸針對“臺獨”分裂勢力進行的形形色色分裂活動展開了堅決有力的鬥爭,沉重打擊了“臺獨”分裂勢力的囂張氣焰,展現了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維護兩岸同胞根本利益的堅強意志和決心。特別是兩岸關係顯著改善,交流合作、平等協商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開創出和平發展的新局面,給兩岸同胞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兩岸關係在短短幾年間取得了重大成就,帶給我們許多深刻的啟示。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兩岸關係之所以能夠開啟和平發展的嶄新局面,關鍵在於兩岸雙方建立並鞏固了反對“臺獨”、堅持“九二共識”的共同政治基礎,保持了兩岸關係發展的正確方向,這是極其重要的。

  同時必須認識到,兩岸關係之所以能夠保持和平發展的道路,關鍵在於遏制了“臺獨”分裂活動,促進了交流合作和平等協商,才有力推進了兩岸交往合作的機制化建設。與此同時也恰恰説明,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道路之所以能夠越走越寬廣,是因為這條道路有效增進了兩岸同胞福祉,得到了越來越多兩岸同胞的認同、支援和參與。

  增進互信對兩岸來説,是當前擺在面前重要一環,如果不能增進互信,就會出現分歧,就會坐不到一起。而增進互信的前提是,兩岸必須旗幟鮮明的反“臺獨”,這是極其重要的。如果兩岸不能旗幟鮮明反“臺獨”,就不能出現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局面。因而説,在和平發展的道路上,只要能夠做到旗幟鮮明反“臺獨”,堅持“九二共識”,就會開創兩岸關係發展的新局面。

  實際上,5年來兩岸和平發展新局面,就得益於兩岸對和平發展認知,從而達到兩會協商,三通實現,經貿合作加強,人員往來增加,涉外內耗減少,政治互信基礎不斷加強等。同時應該看到,影響兩岸關係發展的因素,主要來自於兩岸政治分歧、“臺獨”勢力的干擾、和外部勢力介入三個方面。因而説,兩岸政治分歧客觀存在,是回避不了的,應該不斷增進互信,先易後難地去解決。

  雖然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形勢大好,但‘臺獨’進行分裂活動一刻也沒有停止過,並嚴重危害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因而兩岸同胞必須要旗幟鮮明的共同反對和遏制‘臺獨’分裂活動。

  由此可見,對臺工作首要任務,仍然是反對和遏制“臺獨”分裂活動,在反對分裂國家這個重大原則問題上,我們決不會有絲毫動搖、妥協、含糊,13億中國人民決不會吞下“臺獨”這個苦果。我們願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實現兩岸和平統一,同時做好了必要準備,堅決制止“臺獨”,絕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把臺灣從中國分割出去。“臺獨”註定是一條走不通的絕路。如果“臺獨”分裂勢力採取任何名義任何方式企圖造成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我們是堅決不答應的。屆時將採取必要的斷然措施,挺身而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維護國家核心利益。

  兩岸同胞都應當牢記,大陸和臺灣是我們共同的家園,一定要把我們共同的家園維護好、建設好;對“臺獨”勢力、外部勢力企圖破壞、侵犯我們的家園,必須立場一致、堅決反對。反“臺獨”,促進民族團結國家統一,必須兩岸合力同心,才能實現兩岸民眾的共同體願望。

  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無數先輩孜孜以求的光榮夢想,應當成為兩岸同胞的共同理想和奮鬥目標。兩岸同胞都是中華兒女,融 親如一家的同胞感情,增強一脈相承的民族認同,就是在促進中華民族團結和諧。兩岸同胞要共同擔當起新時代賦予的歷史使命,共同致力於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只要兩岸增進互信必須旗幟鮮明反臺獨,堅持“九二共識”,不斷匯集起兩岸一家人的智慧和力量,就一定能夠不斷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前景,就一定能夠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台灣網網友:趙虎啟)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