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廂禁食”重點不在立法而是執法

時間:2013-09-22 13:28   來源:台灣網

  《上海市軌道交通管理條例(修訂草案)》(修改稿)近日提交上海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審議,經反覆論證,禁止車廂內飲食首次出現在修改稿中,但折疊式自行車依然禁止進入。(9月20日 《北京晨報》)

  在地鐵中的各種吃相,是大家最不願看到的眾生相。膩膩的蔥油餅、容易戳到人的烤串,氣味很大的韭菜餃子……在地鐵車廂裏出現這些,難免讓乘客感到厭煩。現在上海已經擬立法禁地鐵進食,並明確寫明嚴禁“便溺”。這或許是出行人們的一種福音。

  在地鐵、公交場合進食,完全可以上升到個人素質問題上。在擁擠密閉的空間裏,食物散發出來的味道極有可能讓周圍的人感到不適。而且産生的剩渣也會讓車廂産生不衛生的隱患。以往這個問題在很多人眼裏並不算什麼問題,畢竟吃口熱幹面啃個包子啥的,動靜並不大,也就不在人們行令禁止的範圍內。但隨著對自我感覺的尊重,以及人們越來越追求公共空間的高品質存在,對於這種管不住嘴巴的行為,制止力度是越來越大。

  曾經在武漢地鐵裏上演的全武行,就是因為一碗熱幹面而引發的。甲方在制止乙方吃熱幹面,結果乙方不聽勸,甲方就用手機拍照的方式來進行抗議,結果兩人是大打出手。其實這也凸顯出一個問題,當車廂裏有人吃東西的時候,有強力執法權的部門該如何第一時間到達現場,從而名正言順的監管。現在立法是進入了倒計時階段,但執法部門能否跟進,這真的是個大問題。

  很多公共場合的秩序問題,都已經納入到立法範圍。比如非機動車闖紅綠燈,這在每個城市幾乎都可能大量存在。雖然明知道是違反《交通法》,但由於現場執法的交警似乎總像個“稀有動物”,除了上下班的點、重大節日之外,平時幾乎很少看到常態化執法的交警。這也讓非機動車闖紅綠燈成了擺在臺面卻又懸而未決的問題。歸根到底還就是執法力度的蒼白。

  也有人會疑惑飛機、火車上怎麼可以吃東西,為何地鐵公交等交通工具卻要説不。飛機火車由於區間漫長,吃東西有其必須性。地鐵乘坐時間短,幾分鐘一站,沒有飲食必需性。雖然道理很簡單,但是很多乘客卻想不通這個理。這也給有關部門提個醒:立法必須有,但同時普及的宣傳也必須跟上。讓乘客從思想上更趨於理解,恐怕是比管理更加有效的改變方式。(台灣網網友 謝偉鋒)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扶海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