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亞空難該給海外遊學潑冷水

時間:2013-07-09 13:21   來源:台灣網

  韓亞空難讓中國兩名優秀的高中生——葉夢圓、王琳佳終究是離我們而去。她們本來是踏上暑期美國夏令營,去用一種旅遊加學習的遊學方式,去感受異國他鄉的教育氛圍。而海外遊學,這一近年來在國內火爆異常的新生事物,終於在烈火烹油的時候,被迎頭交上一盆冷水。也許,這是一種適時的自我警醒。

  江山中學2名夏令營團女生殞命美國後,該地教育局緊急叫停各種暑期學生夏令營活動。但如果沒有這起悲劇的話,或許學校、學生以及遊學仲介,都在遊學平臺上各取所需。在國內教育資源逼仄的大環境下,很多家長和學生不管能力與否,都開始把想法放到國外。當全世界良莠不齊的大學、中學乃至小學,都開始在中國這個富礦中卯足挖掘之時,假期遊學也就成了國人願意嘗試的某種預演。

  打著提高口語、感受名校氛圍的噱頭,要麼更加露骨的宣傳能得到名校推薦信,就在這樣的強大心理攻勢下,很多國內家長學子為之心動。但在這個看起來很美的假期遊學過程中,我們很難看到所謂的資質被提及。在這次江山中學學生海外遊學過程,浮現在世人眼前的,無非是一個靠兩個辦公室、幾個人撐起的遊學仲介。而去年江山中學類似的活動,甚至招到學生家長的檢舉。從此可見其中亂象。

  中國家長歷來都有“砸鍋賣鐵”的教育投資狂熱。信奉著“讀萬里書、行萬里路”的古訓,走出國門看世界,也就催生出某種教育跳板。如果從科學嚴謹的角度出發,在甲方乙方都能很好的履行合同的前提下,這種假期海外遊學,也未嘗不是一種良好的體驗。然而在一次性繳納數萬元不等的高額費用的發酵下,任何資本有關的原罪都會從中衍生出來。

  就像前面提到的一樣,遊學是當下新興事物,它之所以能快速發展,得益於民間百姓腰包的逐漸充盈。某些吃螃蟹者,就已經嗅到市場良機,開始先入為主。然而這種包裝重於品質的教育産品,已經讓太多人喊出“傷不起”的抱怨。從各國遊學回來的反饋來看,似乎理想和現實的差距不只一點點:遊玩的是免費的公園、廣場,住的也是當地家庭式公寓,至於名校進出,到了才發現耶魯、斯坦福是沒有圍墻的……而傳説中的“名校申請推薦表”,終究是停留在紙面中,無法走進現實。

  而當韓亞航空中兩名女學生香消玉損的時候,甚至在新聞中得知有一人在事故發生時沒有係安全帶,從這個細節上可以看出負責這些學生的安全常識教育,以及現場處置能力的缺失,更遑論其他教育方面的收益了。現在正是海外遊學如火如荼之時,然而韓亞空難就像一個棒子,狠狠的讓那些準備出去的學生以及家長,內心都拔涼起來。其實從事情本質上看,空難和海外遊學,並沒有直接影響關係,畢竟這是極小概率的事情。但是當事情用這種方式被聚焦的時候,恐怕海外遊學的這個壇子,終究是要面臨著被打開、再看的過程。(台灣網網友 謝偉鋒)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扶海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