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實為製造亞太不平衡

時間:2013-01-17 10:42   來源:台灣網

  近期,美國一些專家學者就亞太局勢不斷發表言論説:由於中國處理海洋權益的方式越來越強硬導致了亞太安全形勢的緊張,並煽動中國周邊以及區域外國家一起來對抗、圍堵中國。稍微關注國際關係問題並有點判斷力的人都會看出,這種論調完全是顛倒黑白,嫁禍中國,栽贓陷害中國。實質上是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打破了亞太區域的平衡,帶來亞太區域關係緊張,為美國插手亞太事務,遏制、圍堵中國製造條件。美國的一些專家學者利用輿論媒體故意轉移焦點,並不讓人奇怪,因為他們多數就是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的直接或間接策劃者,自然會在輿論上策應美國的亞太戰略。

  由於近十幾年中國綜合國力在不斷提升,而美國的經濟卻持續低迷,致使美國一些政客看待“中國發展”的心態逐漸失衡,由“容忍”變成了“恨”,美國對華政策也由“互利共贏”主調逐漸轉變為 “遏制”理念。美國的保守派和媒體也不斷向美國民眾大肆渲染“中國威脅美國第一和霸主地位”的論調,為美國實施對華“遏制”戰略營造輿論氛圍。從美國決心撤軍阿富汗戰場後,美國政府和智庫就在籌劃對華具體“遏制”策略,他們在中國與周邊國家的領土矛盾上找到突破口。

  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實質上是美國政府依靠強大的軍事實力與亞太盟國一道明目張膽地侵略、威脅中國、阻撓中國和平發展的戰略。以2011年底美國國務卿希拉裏?克林頓提出美國戰略重心向亞太轉移為標誌,美國政府開始高調介入亞太事務,美國軍艦頻繁出入亞太海域,大張旗鼓地與中國周邊國家舉行有針對性軍事演習。在中國與周邊國家領土爭端問題上,美國的一些政府官員和專家學者不遺餘力地為日本、菲律賓的挑釁行為搖旗吶喊,撐腰打氣,鼓舞他們挑戰中國的底線。

  在美國沒有實施“亞太再平衡戰略”前,中國與周邊國家在島嶼主權爭端上都能相對保持克制,2002年,中國還與東盟十國簽署了《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宣言強調各方通過友好協商和談判,以和平方式解決南海有關爭議,在爭議解決之前,各方承諾保持克制,不採取使爭議複雜化和擴大化的行動。在這些原則的指導下,中國與周邊國家在東海和南海相對保持了30多年的和平,各國也從和平共處、互利互惠的關係中獲益匪淺。正是美國推行的“亞太再平衡戰略”和在推行過程中採取一邊倒的對華政策和舉動,使日本、菲律賓等國認為這是與中國爭奪島嶼主權千載難逢的機會,動作日趨主動大膽。去年4月,菲律賓政府公然違背海上民事糾紛國際處理慣例和《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原則,派遣軍艦抓捕中國漁民,其後,還利用各種國際場合和時機挑唆他國對抗中國,有些菲律賓官員的言語也日益尖酸刻薄,甚至不惜詆毀中國;日本也在極右翼勢力的鼓動下,對釣魚島列島實施了國有化,並宣稱下步要派人駐守釣魚島;越南政府也宣稱要在爭議島嶼上進一步採取動作。

  所以,“亞太再平衡戰略”導致中國與亞太周邊國家關係緊張是必然的,也是美國保守派一手導演的結果,其實,這還只是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的前奏,如果達不到美國保守派“遏制中國發展”的預期目的,他們下一步甚至會策劃一場太平洋戰爭。

  美國政府打著“亞太再平衡”的幌子,調集最先進的軍事裝備和主要兵力陳列在中國周邊海域,並經常性地與中國周邊國家舉行軍事演習,美國專家學者和媒體在輿論上配合,一邊宣揚武力威懾中國;一邊鼓動日本、菲律賓挑釁中國。這和一群手持各種武器圍堵在家門口,時不時用槍撞擊大門,不停地叫嚷“再不出來求饒,就要進去殺死你們全家”的暴徒有什麼兩樣?美國及其盟國的所作所為,就連中國的10歲兒童都認為“美國太霸道了”,而美國的一些常年研究國際關係的專家學者卻如同“睜眼瞎”,口口聲聲斥責是中國處理島嶼爭端的強硬立場導致了亞太安全形勢的緊張,如果任由他們來界定世界的是非曲直,天下還有什麼公理可言。

  面對美國及其亞太盟國咄咄逼人的軍事侵略架勢,中國不能也不會束手就擒,乖乖聽從美國及其盟國擺布,任憑日本、菲律賓侵佔中國領土,中國還會繼續做該做的事,是武力解決還是坐下來談判中國都會奉陪。“屈服”只能死路一條,中國人民只有挺起腰桿勇敢面對,勇於抗爭,大膽作為,才能實現真正的“亞太再平衡”,從而保證亞太區域的和平穩定。

  現在亞太區域的安全主導權並不在中國一邊,而是操縱在美國人的手中。筆者奉勸美國的一些政府官員和專家學者,多把精力投放在為美國民眾謀福利上,多關注美國國內的問題,不要到處張牙舞爪,用美國民眾的血汗錢來製造矛盾,發動戰爭,多行不義必自斃。 (中國華藝廣播公司電視中心資深評論員 宋國堂)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扶海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