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強是打掉“蘋果”傲慢的根本

時間:2013-04-03 11:11   來源:台灣網

  4月1日晚間,蘋果中國官網發佈了CEO庫克致中國消費者的致歉信,稱對中國維修和保修政策進行深刻反思。蘋果公司將改進iPhone等設備的維修政策,使其符合中國的“三包”規定。

  我們應該讓蘋果明白,道歉不是終點而是開端,是端正態度的開端,是一視同仁的開端。而且,我們要防止蘋果僅僅是嘴巴變甜了,要用切實的持續行動監督蘋果新政策的履行程度和效果。

  有人説,如果説上世紀80年代時尚的標誌是可口可樂,今天無疑是蘋果。現在,世界性巨頭公司蘋果終於低下了高傲的頭。致歉信中明確了更換全新部件、重新計算保修期等新政策。

  然而這實在不是一場輕鬆的勝利。“315晚會”曝光蘋果産品售後服務採用中外雙重標準後,包括《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上百家主流平面媒體都對此進行轉載和報道,全國30多家平面媒體的總編輯撰寫了50多篇評論,《人民日報》更是連續五天刊文質疑蘋果的傲慢以及售後服務。

  而且,蘋果道歉的誠意似乎值得懷疑,因為這天恰逢愚人節。慣例上,在這天説的話,如果事後違背了是應該被原諒的。這個日子致歉註定嚴肅性打了折扣,因為無論話説的怎麼正兒八經,都給了眾人調侃的暗示。由此看,蘋果儘管服軟了,但傲氣還在。

  世界性大企業有點傲氣可以理解,但應該有度,應該區分對象。我們應該讓蘋果明白,道歉不是終點而是開端,是端正態度的開端,是一視同仁的開端。無論徹夜排隊搶購“蘋果”、武漢兩萬多名大學生貸款上億元買“蘋果”,還是青年人賣腎買“蘋果”,這都不是支撐、激發傲氣甚至讓它變本加厲的資本。報道顯示,中國市場目前已成為蘋果的第二大市場。2013年第一財季,來自中國市場的營收達到73億美元,同比增長超過60%。蘋果必須理順一個關係,東方的客戶既是上帝,也是衣食父母,不應該維修ipod只能交上差不多原價的錢換一個,還不能保證全新。

  道歉僅僅是蘋果傲慢代價的一部分。聽其言觀其行,我們要防止蘋果僅僅是嘴巴變甜了,要用切實的持續行動監督蘋果新政策的履行程度和效果。

  同時,我們應該反思為何會有外企的“中外雙重標準”?産生這個現狀的土壤是什麼?反思從食品到服裝、從玩具到化粧品,從産品品質到技術標準、從售後服務到危機處理,跨國公司為何近年在中國屢屢採用“雙重標準”,並且敢理直氣壯地説“符合中國規格”、“符合中國標準”。是否是我們為了兼顧國內廠商的能力而讓某些領域中國法律法規的標準比國外低,相對太寬鬆了?

  我們還必須反思國內一些企業的“雙重標準”。比較而言,歐美日等發達國家把品質最好的産品留給本國人,把二、三等産品出口,而我國卻是相反的,我們的一些企業是把好的出口給別人,把差的留下賣給自己人。以食品領域為例,多年以來,出口産品的檢測比內銷産品嚴格,我國食品的出口合格率,均高於內銷的合格率。這種主動性的低人一等又如何解釋?會給外國人和外國企業留下什麼觀感呢?

  筆者認為,別人傲慢則由他傲慢,我們應該做的是自尊、自強。自尊是你不尊重我,我就不買你的東西,讓你賺不到錢;自強則有兩層意思,第一,國貨要自強。不久前彭麗媛隨習近平出訪,隨身的國産衣物精緻大氣,引發了一番國貨熱,這是國貨發展的好契機。然而要想獲得國人長久的信賴和支援,國貨首先要多創新,多提高服務水準,而不是一味模倣。本土企業做強了,才能對外國貨産生足夠大的衝擊,讓他們必須放下身段來討好我們買他的東西,我們才有躋身規則制定者行列的實力。其次,國人要自強。看看今日現代和三星的國際地位,看看韓國滿街跑的現代汽車、滿街在用的三星手機,正是韓國人的支援成就了這些企業。國人應該從韓國人的國貨情結中汲取點什麼。這樣,才不會這次啃動了蘋果,不久之後再跟另一個對象在口舌上較勁。(喬雨田)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扶海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