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5年播3000次,為何如此吸引人

時間:2013-02-20 14:23   來源:台灣網

  有媒體在網上列出了十大重播神劇,《新白娘子傳奇》、86版《西遊記》、《亮劍》、《還珠格格》等電視劇毫無懸念地上榜。這些劇都是寒暑假常客,有些播了幾千次,記錄還在不斷被刷新。其中《亮劍》一部劇就被爆重播了3000 次。(紅網 2月19日)

  5年重播3000余次,獲得重播劇第一的無疑是《亮劍》,有人認為重播次數多是因為電視臺覺得成本低、效果好,也有資深人士認為是經典好劇經得起時間檢驗,相比之下,我更同意後一者的觀點,最主要的原因兩點。

  一是該劇傳播了巨大的“正能量”,那種不屈不撓的“戰鬥精神”是該劇的最主要看點。面對強大的敵手,明知不敵也要毅然亮劍,即使倒下,也要成為一座山,一道嶺,這就是該電視劇中所謂的“亮劍精神”。在晉西北抗擊日寇的戰爭背景下,面對複雜的戰爭局勢,對武器裝備、隊伍素質明顯處於劣勢中的八路軍來説,這種“亮劍精神”在當時,就是他們以弱勝強、剋敵制勝,最終取得勝利的法寶。逢敵必亮劍,狹路相逢勇者勝,死也要死在衝鋒的路上,相比當前處於改革轉型期的中國,無論是在國家發展、經濟發展以及國防建設中,還是對從小就生活在蜜糖罐里長大的,不愁吃喝反而“缺鈣”的獨生子女的教育來説,“亮劍精神”都是一筆巨大的財富,都需要我們很好地傳承下去。

  二是該劇塑造了一個不完美的英雄形象,讓觀眾覺得真實、可親。以往的文學作品以及正面宣傳的勞模、先進人物都是“十全十美”的仙人,感覺就不是吃五穀雜糧長大的,相比《亮劍》塑造的英雄人物李雲龍,卻經常“闖禍”,到處“惹事生非”,粗話不斷,甚至張口罵人,但從他對敵作戰中,對魏和尚、對趙政委、對楊秀芹等事件的態度中,我們又能很清晰地感受到,他是一個俠膽柔腸,有情有義的真男人,這樣的英雄形象有血有肉,仿佛就生活在我們當中,他高大,也平常;他平常,也不平常,讓人覺得敬得起來,愛得起來。

  5年重播3000余次,《亮劍》的好不是隨便説出來的,而是一次次碼出來的。與其説這是廣大電視觀眾對該劇的認可,不如説該劇迎合了時代的需要,迎合了廣大人民的需要,只有這樣的文學作品才會有如此的生命力。 (台灣網網友 姜煒宏)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扶海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