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神劇”走下熒屏

時間:2013-02-20 14:12   來源:台灣網

  近日有網友吐槽稱,春節長假期間,“安陵容”一天之內在電視上死三次,由此可見《甄嬛傳》重播得有多頻繁。《新白娘子傳奇》、86版《西遊記》、《亮劍》、《還珠格格》等電視劇都是寒暑假常客,有些播了幾千次,記錄還在不斷被刷新。其中《亮劍》一部劇就被爆重播了3000次。(2月19日 西部網)

  神劇之所以能高高在上,除了經典好劇經得起時間考驗之外,還有個“完美性價比”在裏面。電視臺自然有自己一本明白賬:引進新劇成本太高且容易扎堆,重點推綜藝節目只能考慮在週末時段,且敏感性、重復性強,生存下來的只是少數。而播出《亮劍》《西遊記》這樣的所謂神劇,已經剝光了高成本的風險,雖然無法再掀收視狂潮,但是卻能穩健的游離于高低之間,這種中庸做法已經得到不少電視臺的青睞。

  然而想要靠神劇來激發大家的集體回憶,這未免有點自作多情。娛樂市場一向講究“短平快”,這和過度消費神劇的國內市場簡直南轅北轍,也給國外優秀電視劇大量搶灘鋪平道路,以至於國內觀眾在對“神劇”審美疲勞之後,開始追日劇、韓劇,現在連泰國電視劇都已經當仁不讓的搶了一杯羹。泱泱大國的電視劇標桿長期被過氣的神劇牢牢把持住,這種畸形現象的為何能持續至今?

  中國每年生産將近15000集電視劇,是世界第一,但真正能夠播出的只有8000多集,大約有一半的電視劇不能播出,原因跟大量的粗製濫造有關。製作者往往認為觀眾就吃瓜子聊天的時候,看看不過腦的電視劇來輕鬆下。這樣出發點的劇本無需太多打磨,只需要找幾個養眼的演員來拉眼球即可,可以很快推上流水線。然而你看輕了觀眾,觀眾也將以同樣的視角看待你,大量沒有營養諸如《青蘋果樂園》《夏家三姐妹》這樣的泡沫劇大量涌現,除了製造觀眾大量吐槽之外,也再無可圈可點之處。

  有些遠瞻性的電視臺也的確無法容忍電視劇粗製濫造,以至於丟失了大量寶貴的忠實觀眾,於是從製作上游階段入手,像湖南衛視在參與的《還珠格格》嘗到甜頭之後,便一發不可收拾,陸續推出《落跑甜心》《新新烏龍山剿匪記》《被遺棄的秘密》等獨播劇,然而悲催的是好不容易走出一條可控的道路,卻因為播劇不規範而陸續遭遇停播,這也勢必傷害到很多觀眾。

  不管是死守神劇還是劍走偏鋒,都不利於電視劇市場良性發展,這一點還真應該學習TVB電視臺。這也是條“神劇”流水線,《83版射雕》、《上海灘》《大時代》等都是觀眾如數家珍之物,然而如果一味躺在功勞薄上睡覺,或者説是不按常理亂出牌,恐怕也就沒有後續的《溏心風暴》《金枝欲孽》《陀槍師姐》等新晉神劇的誕生,有的時候拾人牙慧也未免不可。想想別人TVB就那麼幾個老臉演員翻來覆去的搗鼓,而觀眾似乎並沒有厭煩,這就考驗製作方和電視臺的綜合智慧了。

  總而言之,觀眾不是不喜歡神劇,而是期待新的神劇!面對大有可為的市場,別再相信“神劇”底下好乘涼的神話了。 (台灣網網友 謝偉鋒)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扶海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