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收入差距過大的勢頭

時間:2012-10-18 13:37   來源:台灣網

  人社部勞動工資研究所日前發佈的2011年《中國薪酬發展報告》,透露我國部分行業工資過高導致拉大收入差距,尤其是部分企業高管收入增長偏快,水準過高。(10月17日《京華時報》) 

  這些年,人們的收入是增加了,但普遍工薪族增加的幅度跑不過物價上漲的速度,更讓人們糾結的是,收入差距不斷拉大,這雖然不是什麼新聞了,但每每撕扯著普遍工薪族的神經,一想到這些,心裏堵得慌,讓人泄氣,影響人的情緒與幹勁。

  這並非吃“大鍋飯”的平均主義作崇,而是分配不公的刺激。平均主義影響效率,拉開收入差距才能促進效率的提高。這個理,人們懂得,並不想回到吃“大鍋飯”的年代。但是,收入上的差距要適當、要合理,讓人們服氣。現在的收入差距過大且不合理,最突出的是,壟斷行業員工收入增長過快,與一般競爭性行業員工的收入差距懸殊;在企業內部,高管的薪酬增長過快,與普遍員工的薪酬差距懸殊。壟斷行業員工的高收入,主要來自壟斷利潤,即使是傻子也穩賺不賠。至於企業高管的高收入,讓人困惑和鬱悶。如,“十一五”期間,上市公司高管年薪平均值由2005年的29.1萬元增加到2010年的66.8萬元,平均每年遞增18.1%,其中, 2007年平安公司總經理年薪為6616萬元,是當年全國企業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2751倍,相當於農民工平均工資的4553倍。企業高管的高收入與其業績有何直接的聯繫?企業高管與普遍員工的勞動差距這麼大嗎?其實,企業高管的高收入就是企業高管們説了算,有的虧損企業的高管也拿著高薪酬,是何道理?

  據世界知名辦公方案提供商發佈最新調查結果顯示,中國是目前世界上壓力最大的國家。收入分配不公可謂國內普遍勞動者的最大壓力。收入分配不公,損害了社會的公平與正義,為和諧社會建設埋下隱患,是奔小康的大阻礙,再不也能持續下去了。如果説改革開放之初,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是為了産生帶動大家“共富”的示範效應,現在,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了,是該好好考慮普遍百姓共同富裕起來的問題了。因而,深化改革,扭轉分配不公的畸形局面,是重中之重。

  據媒體報道,收入分配體制改革總體方案,有望于本月推出。期待收入分配改革能切實扭轉收入差距過大的趨勢,遏制高薪者。重點在於,要打破壟斷的既得利益桎梏,引入競爭機制,改變社會財富向壟斷行業過度集中的局面,讓所有的行業都能分享改革和國內經濟高速增長的成果。還要規範企業高管的高薪。畸高的企業高管高薪,有些“霸道”, 普通職工敢怒不敢言,工會弱勢和不作為,這對普遍員工的傷害更大。企業高管的薪酬要市場化,要與其業績直接掛鉤,要傾聽股東、工會、普遍員工的意見。再次,實施“工資倍增計劃”, 提高中、低收入階層的工資收入,讓勞動價值與收入成正比,減輕中低收入階層的壓力,提升其幸福感。(台灣網網友 張穎輝)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扶海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