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著的“迎客松”諷喻著躺下的“監督軟”

時間:2012-10-17 13:19   來源:台灣網

  一次偶然機會,河南省淅川縣林業局原局長李三成看到了黃山迎客松,他立即被迎客松高大挺拔的姿態所吸引。回到單位後,他立即動用數十萬元公款,找了十幾個工人用了近4個月的時間,打造了兩棵高達15米的山寨版“迎客松”,並將其“種植”在林業局大門口。而此時,這個國家級貧困縣的林業局負債已經近600萬元。(來源:法治週末)

  權力衝動是“政治笑話”的“夢工廠”,林業局植水泥樹再次印證了這一觀點。

  林業局大門口的假迎客松,“活”了兩年,也丟人現眼了兩年。站著的“迎客松”歷經風雨不變色,躺著的權力監管反而中了槍。

  淅川縣林業局的“個性政績”其實並無“喜感”,因為人們對這種典型的“拍腦袋”決策,早已習以為常。我們感興趣的是,如此荒謬的決策在林業局班子內部怎麼就行成了“共識”,難道沒有人提出過異議嗎?提出了異議,局長不採信難道就可“默認”嗎?負債近600萬元、工資發不上的林業局,公款植“假樹”咋就有錢?“假樹”在林業局門口站了兩年,該縣的領導就沒有看到嗎?紀檢部門對植“假樹”現象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是不是從了無舉報不立案的“潛規則”?

  兩棵活了兩年的“迎客松”,既見證了權力的瘋長,又諷喻了監管的缺位,給人太多的無奈和感慨。

  權力真是個好東西,抗干擾能力特別強,可以任意花、隨便花,不管你看法如何、意見如何,“一言堂”説了就算,“一把手”拍板就上,“一支筆”簽了就幹,無限風光、好不愜意。可風光過後的李三成們,最終仍以收監坐牢收場。

  是誰害了李三成?個性太強、權欲太濃、私心太重雖是根本原因,但“擺設”式的監督、“花瓶”般的監管,也許才是加速李三成腐敗墮落的罪魁禍首和幕後幫兇。

  群眾總結的“上級監督太遠、同級不願監督、下級不敢監督”段子,要在豢養出多少個“李三成”後,才能引起制度的重視和體制的變革?

  “兩棵樹”摞倒了一位局長,原本是制度監督的勝利,如今卻成了監督體制的笑柄。這出政績笑話的啟示是,別再讓老百姓過多承受這種諷喻背後的辛酸,因為民心傷不起。 (台灣網網友 潘福金)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扶海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