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獲諾獎:情理之中的意外

時間:2012-10-12 13:41   來源:台灣網

  2012年度諾貝爾文學獎已于北京時間19:00公佈,中國作家莫言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莫言也由此成為諾貝爾文學獎100多年曆史上,首位獲獎的中國作家。瑞典皇家科學院諾貝爾獎評審委員的頒獎詞是:莫言“將魔幻現實主義與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社會融合在一起”。(10月11日中國新聞網)

  此前,知名博彩公司Unibet對諾貝爾文學獎的得主進行預測,莫言居於榜首,好多人便表示覺得懷疑,甚至還有人發表評論,認為莫言沒有希望得獎。可是,諾貝爾文學獎揭曉之後,不僅讓人興奮,更人覺得意外。其實,等我們冷靜之後,仔細想想,便會發現,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並不意外。

  其一,在平時,大眾媒體很少報道與作家有關的新聞,更不會有那個媒體會專門關注莫言。也就是説,在莫言沒有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前,大家對莫言的了解只是大概,甚至有人連莫言是誰都不知道。因此,當人們得知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時候,便有一種天然的意外感。假如媒體平時經常報道莫言的活動情況,對莫言的著作多做一些介紹,相信人們得知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時候,也不會覺得非常意外。

  其二,莫言獲能得諾貝爾文學獎,不僅僅是因為莫言的作品比其他作家優秀,更是因為莫言的作品不僅反映了一個時代的特徵,也反映了一代作家的創作歷程。莫言獲的諾貝爾文學獎,在一定程度上我們完全可以理解成為,國際社會對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整個作家群的認可與鼓勵。所以,當我們把掌聲送給莫言的時候,也應該把更多的掌聲送給整個作家群。

  其三,莫言的成功,與莫言獨特的創作風格,以及一貫堅持的藝術表現手法有關。莫言在文學創作上,能夠完全拋棄“文革”以來,對文學創作形成的各種限制,以自己獨有的表示形式,創作一批能夠反映中國社會、文化、歷史的作品。這不僅非常大膽,也是莫言能夠最早形成屬於自己的藝術表現形式。其實,莫言的文學之路並不平坦,早期的好多作品也被老一輩的文學評論家所批判,但是莫言能夠堅持併發展自己的文學風格,這不僅難能可貴,也值得其他作家學習。

  其四,莫言能摘得諾貝爾文學獎,也是中國走向國際社會的過程之中,必然要出現的結果。中國走向國際社會,中國需要了解國際社會,國際社會也需要了解中國。從這一層意義上來講,只要中國作家能通過自己的作品,把真實的中國介紹給世界,便有希望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因此,那些能夠真實描寫中國社會的作家,都有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希望。至於,莫言能成為中國籍首個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除了莫言及時把自己的作品推向了世界,也許還因為莫言的表達,要比其他作家真實、清晰吧。

  其實,在筆者看來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只是個開始,只要中國作家能夠用獨特的藝術手法,如實講述中國的歷史、文化,如實記述中國的現狀,都有可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當然,也希望中國其他層面的學者和科學家,也能以務實的精神,把實實在在的成績做出來,必然也能獲得國家社會的認可,得到屬於自己的諾貝爾獎。(台灣網網友 馬振國)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扶海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