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語中少了戾氣也是好事

時間:2015-12-23 10:41   來源:京華時報

  相關單位舉辦的“漢語盤點2015”結果揭曉,“廉”當選年度國內字,是去年年度國內字“反腐”的延續;“網際網路士”成為年度國內詞,這個詞已經氾濫到沒邊界。有趣的是同步揭曉的年度十大網路用語,與往年相比,全部是站在個人立場的發言,用個人角度去看待世界萬千。

  這十大網路用語,可以簡單分分類。第一類是表達對一種生活方式的嚮往,包括“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你們城裏人真會玩”“我想靜靜”。對生活平庸一面的反抗、對更有趣味生活方式的羨慕以及想要脫離原地去尋找“詩與遠方”的心態,通過這組用語溢於言表。這一年,高曉松的一篇文章標題:“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也頻頻在社交媒體上出現,因為它也應和了人們的一種心聲。

  第二類是傳遞內心的情緒,包括”明明可以靠臉吃飯,卻偏偏要靠才華”“內心幾乎是崩潰的”“嚇死寶寶了”“主要看氣質”。這組用語所塑造出的網民形象,其實用“賣萌”這個詞就可以全部囊括。而賣萌的主要目的,除了製造良好的傳播效果外,還有想最大程度地獲取共鳴。對內心情緒如此看重,是網民在強調自身存在的重要性,“只有更好地愛自己,才有能力去愛別人”,這句話廣為傳播,也可以側面驗證以上幾句網路用語為何如此火爆。

  第三類是略帶批評性質的觀點,包括“重要的事情説三遍”“我媽是我媽”“為國護盤”。在人們的大腦被各種碎片化資訊充斥的時候,重要的事情説一遍被遺忘的可能性很大,這是對浮躁心態→種玩笑式的警示。網際網路時代資訊交換快速便捷,大家卻要為了→紙證明被相關部門推來搡去,如何證明“我媽是我媽”具有深刻的諷刺性,它是對官僚風氣的柔軟批判。至於“為國護盤”,則是對股市風雲的無奈自嘲,是強行把自己的經濟損失昇華到一個自己也不相信的高度。

  回顧今年十大網路用語,無一不是由網民自發創造,無一不是網民站在個體角度發言,無一不在竭力強調自身的重要性。強調社會價值的流行語在這一年消失了,情緒帶有過激成分的批判語言匿跡了,網路流行語更加注重運用直白語言來表達內心渴望,也懂得如何用戲謔形式來遮掩與包裝這種渴望。這些語言組成的公眾情緒,在消解著某些高大上的社會價值觀,把人們對美好生活、公正環境的盼望,一個個具體地落在了實處。

  品味這十大網路用語,可以觀察到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正處在一個高度融合的時期,它們不再被當作對立面來看待。尊重個體生活方式、思考方式、表達方式這三個方面,是一個社會具有包容性的體現。當個體的自身價值得到了體現,社會所賦予他們的責任也就相應得到了承擔。流行語中少了戾氣、多了盼望是好事,但仍然要去仔細體會一些流行語中隱藏較深的公眾吁求,發現那些話外之音。(韓浩月)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