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流行語:漢字逆襲的笑與淚

時間:2013-12-20 13:23   來源:新京報

  已經放下身段與民同樂的《咬文嚼字》轉瞬間重又回到了“鬥士”姿態,宣稱自己的標準是“能對語言發展有促進意義”。不由得讓人感慨這真是一場最大的逆襲,反倒不如網民們的普大喜奔來得靠譜。

  由《咬文嚼字》雜誌發佈的2013年十大流行語前日公佈,“中國夢”“光碟”“倒逼”“逆襲”“微”“大V”“女漢子”“土豪”“奇葩”“點讚”名列前十,成為新聞。

  1995年創辦的文藝月刊《咬文嚼字》,初衷在於規範漢語言文字,以糾正媒體藝人、名家作品的錯別字為己任,自覺擔當中國境內漢語文化品質的“捍衛者”。“咬書咬報咬刊,咬天下該咬之錯;嚼字嚼詞嚼句,嚼世上耐嚼之文”為其名噪一時的口號。在該刊號召全民為名人糾錯的過程中,童話大王鄭淵潔、收藏家馬未都以及當年的部落格女王徐靜蕾、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等都紛紛中招。而其咬嚼茅盾文學獎獲得者作品更是引起極大反響,包括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在內的作家幾乎都被“咬”過。

  2008年以來,《咬文嚼字》開始發佈十大流行語,迄今六年。一本自覺規範文字的雜誌放下較真認理的身段,樂陶陶地梳理揀擇流行語,儘管執行總編每年都以語言文字專家的嚴肅解説著語詞入選與落選的理由,但發佈流行語事件卻充滿著輕鬆反諷的喜劇性,如同這些流行語本身。

  我們身處在一個前所未有的平民化時代,反諷和喜劇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的態度。“倒逼”這樣的經濟領域內的專業術語已經普及為一切事物的逆轉。換句話説,哪一天老婆端坐在飯桌上等圍著圍裙的老公上菜也是“逆襲”。而“土豪”早已與“劣紳”剝離,頂多也就是對坐擁財富、缺乏教養的這個群體小小揶揄一下。至於“奇葩”和“點讚”,前者將一朵罕見的鮮花安給了一堆牛糞,帶著一種超凡脫俗落入滾滾紅塵的且驚且喜;後者則完全是一種網路社交的廣結善緣,充滿了與人無傷的友善平和。

  當然,十大流行語裏也不乏正能量(這個詞是去年的流行語),“光碟”傳遞著環保節約的意識,和打包不浪費連接在一起,已經被普遍認可;“女漢子”雖然有點彪悍,跟傳統的女性標準相悖,但在用到具體對象身上的時候,使用者一定會找出對象的女性特徵,自動糾偏,表示彪悍只是其磊落、果敢、有魄力、有決斷的一個方面。毫無疑問,這是一個打著漢子旗號張揚“女性”的褒義詞。

  在看似輕鬆的背後,《咬文嚼字》編輯部“道德標準”也讓人感嘆,流行度極高的“人艱不拆” “小夥伴”“大媽”等紛紛落選。而“小夥伴”落選的理由據稱是因為所指不雅,不知道這個考證出自何方。難道編輯部不知道最初的小夥伴後面還有個“們”?就這樣,已經放下身段與民同樂的《咬文嚼字》轉瞬間重又回到了“鬥士”姿態,宣稱自己的標準是“能對語言發展有促進意義”。不由得讓人感慨這真是一場最大的逆襲,反倒不如網民們的普大喜奔來得靠譜。

  不可否認,這些流行語是我們當下生存狀態和態度的真實記錄,具有成千上萬蕓蕓草根的廣泛基礎。雖然資訊時代的這一切看起來不如漫卷詩書、窮經皓首那麼高大上,讀起來也不如“蒹葭蒼蒼,白露為霜”那麼詩意盎然,但不可否認,這些語詞裏包含著的反諷和輕嘲,也是一種民間的生存智慧。要往深裏去想,何嘗不能看到窮人的笑與淚這一深刻主題呢。(李大超)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